服装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行当,表面炫耀的时尚光环下,流淌着曲曲折折的环节。它,进入门槛低,但同时失败率也超高。它,传统行业的特性显刻,同时也被资本、IT紧密结合捆绑。
从创意,企划,设计,打样,采购,生产,开店,拓展,销售,品牌运营,营销传播,如此长的价值链环节,印证着一个古老行业的“重重”压力,这背后意味着绝大资源的占有和投入,以及足够让商业机会主义者们失去耐心的时间成本。其中一环不慎,足堪摧毁全局。一百多年前,胡雪岩的生丝同盟瓦解导致他的商业帝国倾覆湮灭,这样的案例极度深刻。
投入几千万,然后在市场中沉沉浮浮两三年之后,品牌还没有做起来,却早已陷入步履艰难的窘困局面。这样的案例在深圳、广州和杭州等地并不鲜见。当然,也不排除杰出的案例。聪明的创业者,总能杀出重围,创造辉煌的成绩,平静地潜藏在市场的风雨雷电,骄阳明月之下,演绎着隐性冠军的故事。
浙江的如女士,自上世纪90年代中来到虎门打工后,从档口的营业员开始,进而盘下档口开展批发业务,然后逐渐开设自己的作坊,扩大至工厂,专门为美国F21这样的平价品牌代工。十几年时间,她以勤劳和踏实,创造了一代服装人从无到有的商业奇迹。她所坚守的商业原则是如此的简单: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为加工客户提供稳定的价值,其中包括低价,快货期和高质量。
厦门和杭州的时尚,堪称“润物细无物”。这两地,有着这么同一类品牌:现货采购的产品开发模式,直营店铺的有效经营,持续关注二、三级市场消费者的时尚需求,提供时尚而低价的产品。从而获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和较高的毛利。厦门的雅柔,杭州的E库,均为此类品牌的代表。他们所成功的缘由也很简单:做简单快速的事情,满足目标消费者利益:时尚的货品组合,低价格,快的速度。
相比他们的默默无闻,这两年服装行业风起云涌的商业模式,简直是“赶美超英”的火箭。诸如PPG的轻公司模式,ITAT的铁三角,动向体育的海外品牌收购策略。PPG轻公司商业模式背后,是大规模服装电子商务悲剧的滥觞,这本质上是“为消费者提供新颖而不确定的价值途径同时,却耗费了大量的投入和资源”,哪怕PPG的不错后继者VANCL,它也未给人一个足够乐观的理由,原因是整合产品开发和低投入的分成平台,同样需要投入大量包括时间在内的众多资源。整合,绝非简单而轻易的事情。而ITAT的模式,显然在背负同样沉重的“整合”压力时,又无法让消费者获得超越寻常的价值满足。高投入低价值,显然违背市场的配置规律。而动向体育的成功上市,显然得益于Kappa品牌这一显性资产,只是在“通过较低的成本,让顾客获得溢价满足”这一课题上,有待时日。
上述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探究它们背后的本质,只需两点:组织内部--低成本的坚守核心价值,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就是组织内部低成本的坚守核心的较短价值环节;组织外部--较低成本的满足顾客的关键需求,并使其产生依赖。低成本的突出核心价值,低成本的满足关键需求,在企业的战略层面达到了各项资产快速周转和保存的目的。在中国,这样的商业模式,可以描述为:短价值链,低成本,满足关键需求,快速盘活。可谓中国式“短平快”的时尚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