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华鼎冷链
当餐饮行业以年均超60%的闭店率上演残酷洗牌,当消费者高呼“50元享受150元品质”的质价比哲学,谁能成为支撑30万+餐饮门店屹立不倒的“源头活水”?
8月7日,在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下,由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食品行业与物流行业“两业融合”对接交流活动在郑州举行,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君的分享,揭开了AI驱动智慧供应链重塑食品产业生态的答案。
万亿级的食品产业,给物流企业提供了千亿级降本空间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食品办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明确指出,食品产业是河南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规模超过万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全省食品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但同时,河南食品产业物流成本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是短板也是潜力所在——通过专业化物流服务打通堵点,全省食品产业链有望释放千亿级降本空间。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物流降本增效工作,今年出台的《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两业融合”破解产业链重点问题,提升供应链韧性。
会上,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君结合企业实践分享了对食品行业发展趋势的观察,为“两业融合”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参考。
餐饮行业迭代背后,是供应链升级之战
王君的分享,有两组数据让人印象深刻:2023年餐饮闭店率51%,2024年则高达61.2%——这意味着超六成门店在行业迭代中黯然退场。
当67.5%的开店热情撞上61.2%的闭店现实,“这不是简单的‘卷’,而是一场全产业链的效率革命”,王君以沈阳“刘炭长牛烧大块烤肉”为例——这家主打原切安格斯牛肉的社区店,竟将客单价压至50元且让加盟商毛利高达52%,五年扩张500多家门店。
“这个奇 迹创造的背后,是食材从工厂到门店的流通成本被压缩。”王君指出,传统认知中仓配物流仅占货值5%-8%,但若算上因温控失效、调度低效导致的原料报废等隐性损失,全链路成本竟高达15%。当个体餐饮、夫妻店逐渐被连锁餐饮品牌取代,胜负手早已从前台营销转向后台供应链的“暗战”。
此时,数字化已成为行业刚需,不再是企业炫耀的资本,成本考验不断加剧,且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日益强烈,国家管控也将愈发严格,这些都需要通过物流与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来应对。
“始于仓配,不止仓配”,华鼎智能仓网“活水润万店”
华鼎的蜕变恰是行业缩影。
从2019年专注服务锅圈食汇“开店即建仓”,到如今对接超千家食材厂、年配送货值超200亿,成为独立的To B端食材供应链服务型企业。王君用“三个阶段”概括华鼎的进化:“服务单一品牌→社会化开放→AI驱动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商。”
这张覆盖全国的“活水网络”正高速生长:目前,其服务的下游终端门店数约超30万家,2024年输送食材价值超200亿,上游对接约1000多家食材生产企业;当前布局6-7个区域中心仓(RDC)、200多个中心仓(DC),明年规模将翻倍;未来3-5年,更将下沉至全国3000余区县的前置仓。
“国家冷链基建投入是确定的,华鼎要做的,是用数字化让仓库‘流动’起来”,王君向大家介绍了雪豹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仓网规划”——2万个SKU的库位分配、拣货路径优化,甚至预判门店销量动态调整库存,“让在途货物也成‘虚拟仓’,这才是真正的源头活水。”
秒级调度与温度博弈,雪豹大模型啃下冷链“硬骨头”
冷链物流最痛的点是“断链”:温控失准1小时,一车食材可能全军覆没。华鼎冷链科技的破局利器,是其自主研发、入选河南省首批四个工业大模型之一的“雪豹数字大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君用两组对比诠释技术穿透力:智能调度方面,通过AI算法将原本需要人工处理的复杂调度逻辑转化为高效的智能决策,将单车调度从1小时压缩至秒级,日处理订单量提升127%,因温控失效的货损率降低13%;路由优化方面,动态规划冷链车辆路径,兼容不同温区货物同车配送,单位运量里程节约15%,年省成本超千万。
“有人问华鼎凭什么自称科技企业?我们为算法投入5亿,预计年处理1.8亿标准件——没有数字基座,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王君语气笃定。
撕掉甲乙方标签,开放账本背后的“共赢链”哲学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王君抛出一个观点:“华鼎不是仓配公司,客户要的也从来不是物流,而是流通效率。”他分享了一个客户案例:某合作客户因成本压力要求“降低起订门槛却不涨运费”,华鼎以“开放路由规划权”为条件接下挑战,最终通过共配、频次优化实现双赢。
华鼎在去年客户答谢会上提出“共赢链”理念——拆掉甲乙方围墙,向客户开放成本账本,共同寻找降本路径,核心逻辑是双方建立“敞开心扉、共享成本”的信任关系。例如针对同一区域餐饮店,将“一刀切”的周配三次改为按销量动态调整:旺店保频次,淡店改周配,单此一项即为客户省下可观成本。
“未来供应链的竞争,是生态竞合”,王君向全场物流企业伸出橄榄枝,“在区域冷链资源整合中,华鼎愿与优秀伙伴背靠背合作,让行业效率最 大化、浪费最小化”。
王君称,从源头到门店的全链条仓配成本仅占货值的5%-8%,而食材从源头端到门店端的综合损耗率约15%,这是全链条中最 大的成本优化空间,需要通过生态合作和技术升级重点解决。这一数据也印证了河南省工信厅关于“物流成本存在千亿级降本空间”的判断,为“两业融合”提供了明确的发力方向。
当餐饮业在“冰火两重天”中寻找生路,华鼎用AI重绘的冷链版图,正试图让食材像水一样高效流动——这或许正是“两业融合”最生动的河南样本。
“发冷链找华鼎,又快又省!”这不是华鼎冷链科技的宣传口号,更是华鼎为全国30万+客户提供服务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