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5-15 浏览量804
躲在家不愿上学、意志消沉、过度敏感、容易暴怒……离高考还有16天的时间,很多考生都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心理压力。对此,心理专家称,考生自我觉察很重要,要善于自我调试。
从扬州市心理卫生协会了解到,扬城每年至少有5名考生因承受不住中高考压力而精神失常,考前焦虑已成考生心理常态。本报特别邀请心理专家支招,帮助考生、家长释放压力。www.chinaPP.com中国品牌网
高考就要来临,我们要怎么从容应付高考呢?高考考生要怎么释放压力呢?中国品牌网小编教您正确应对高考。
【如何释放压力】
孩子高考压力大,家长应多说“我理解”
压力表现
担心试题太难,自己考不好
王道荣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由考试院组织出题,再由专家按照一定比例设置试题的难易程度,有难有易是肯定的,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考的内容还是中等难度以下的题目。”
正确应对:
踏实复习,一心一意做功课
针对考生的焦虑心理,王道荣说:“如果考生端正心态,实实在在地复习,考到和自己水平相符的分数是不难的。最重要的是要一心一意做事,不能分心。”
压力表现
一心想拿高分,心理状态不稳
王道荣介绍,当学习难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考试的时候就不能增强拿高分的动机了,反需降低。动机过强时,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手心出汗等生理反应,同时伴有自卑恐惧、心情烦躁、思维紊乱、容易发火等不良心理体验,从而造成效率降低,发挥失常。
正确应对:
相信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
针对考生的此类心理问题,王道荣表示,的确,要成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动机,“高考拿高分固然要动机,但把握好度更重要,现在大学扩招,相信自己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动机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影响到考试成绩。”
压力表现
考生情绪大变,易发脾气
由于心理压力的作用,很多考生反映自身会有一些情绪上的变化,如急躁上火、寝食难安、易发脾气、易起冲突等。王道荣说,“考生情绪上的这些变化是一种正常现象,其实就是应激反应,只要调控及时,是可以很快恢复常态的。但是如果久拖不治,严重者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
正确应对:
适当放松,严重者需心理治疗
那么,考生该如何调节自身情绪呢?王道荣说:“常用调控情绪的方法有放松、宣泄、升华等。最主要的就是让自己在学习上的压力能够缓解,但如果有严重的不良情绪,而且持续时间长,超过了两周,就要请心理专家咨询了。”
压力表现
家长也焦虑,使孩子感到压力
“所谓的支持系统,其实主要就是家庭方面的支持。”王道荣说,“面对高考,很多家长和孩子一样的焦虑,有的甚至比孩子还焦虑。这样怎么可能会让孩子没有压力?”
正确应对:
家长多说“我理解”等中性词
对于家长朋友应注意的问题,王道荣指出了两个方面:“首先,家长不能揪住孩子的失误大加批评和训斥。其次,家长也不要一直对孩子说‘加油’、‘拼命’这样的词语,最好用‘没关系’、‘我理解’这样中性的词语。”
来源中国品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