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常谈华夏服饰的文化精神

王守常谈华夏服饰的文化精神

更新时间:2013-06-05 浏览量1333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北大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三智道商博学院院长:王守常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华夏服饰的源流和嬗变,是考察中国历史文
百科目录
王守常谈华夏服饰的文化精神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北大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三智道商博学院院长:王守常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华夏服饰的源流和嬗变,是考察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服饰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三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可以考见民族文化演绎的经络,和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互相影响。

“服”和“饰”是可以分开阐释的两个词,不同民族的服饰,百姓服饰和官服,不同体系的服饰,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体现,更是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融合的产物,通过服饰,可以透视出各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状况。

从历史文献及发掘的文物方面,可见中华服饰之华美,历史之鲜活。

第一:今天首先要解释的是“华夏”的概念。

最早出现在夏商周时代,与“中国”两个字意相近。

“华夏”是什么概念呢?

“华夏”的“华”是指的服装,有服装之美为之“华”,“夏”是指礼仪。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所谓华夏,即中国。有文明的含义。

《战国策/赵策》

“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宋代石介《中国论》

“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中国内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冠昏祭祀所自用也,缞麻丧泣所自制也,果瓜菜茹所自殖也。------各人其人,各俗其俗,各教其教,各礼其礼,各衣服其衣服,各居庐其居庐。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如斯而已矣”。

近代的康有为:

中国能礼仪则中国之,中国不能礼仪则夷狄之。夷狄能礼仪则中国之。

“亡国”与“亡天下”

谭嗣同“《文王》之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者夷狄之谓也,新者中国之谓也。守旧则夷狄之,开新则中国之。

中国——和谐、和平、尊重、礼让、

“和协万邦”——和平共处长城——文化符号

“柔远人”——“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怀诸侯”——“厚往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唐人陈黯所撰。《华心》其中说道:“夫华夏者,辩乎在心。辩心在察取趋向。有生于中州而行戾乎礼义,是行合乎礼义,是形夷而心华也。”

至近世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王韬仍然认为,“华夷之辩,不在其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以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可变为夷,岂可沦治自大厚己以薄人哉?”

中国不是地理概念、不是种族观念、不是血缘观念,而是表述文化、文明的理念。这种理念应该会影响中国的审美与服饰设计吧。

猜你喜欢
  • 百科
  • 加盟指南
  • 选址筹备
  • 投资行情
  • 十大品牌
  • 品牌故事
  • 品牌跟踪
  • 品牌专访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