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以来,中国老百姓的服装消费习惯经历了从跟风––别人穿什么我穿什么––到追逐个性化––别人穿什么我绝对不穿什么––的发展过程。消费观念的变迁见证了建国60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变化,消费习惯的升级同时也促进了服装行业的发展壮大。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从60年前简单而朴实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演变至现如今彰显时尚与个性的“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无不透射着时代变迁的重要印记。服装,就像一个多棱镜,通过堆红叠翠的衣着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一件衣服穿四季
计划经济年代,物资贫乏,人们的消费观念闭塞。“琳琅满目”只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语而已。那时候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个高不算富,多穿二尺布”。由于布料供应紧张,买布要凭布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衣着消费观。
那时走在大街上,满眼都是蓝色、黑色、灰色。绿军装、中山装、工装,便是那个年代最时髦的衣服。那时人们崇尚朴素,像现在女孩子们喜欢的鲜艳衣服很少见,即使有,也极少有人买。在那清一色的年代,没有人讲究服饰衣着。常常是“一件衣服四季穿”,根本谈不上什么“美”和“装饰”。那时的衣服就是为了保暖,衣服样式千篇一律,甚至没有明显的性别区分,人们买衣服也都是以耐磨和耐脏为标准。
改革开放到90年代,盲目追求大牌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人们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人们看到了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还有连衣裙。随着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在80年代。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个时期,国外名牌大量涌入,国内企业也大力宣传名牌,导致品牌导向的消费习惯。人们热衷于跻身“遍身名牌”的行列,穿名牌服装,戴昂贵首饰等跟风现象极为严重。
21世纪,着装追求个性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着装的追求已经转向个性化、多元化。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着装心态已成为当今人们着装的中心意识。现如今,大家开始不再只是简单、盲目地追随“流行”,而是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衣着打扮,人们对着装的追求已越来越多地转向个性化、多元化。因此,很多人开始找裁缝给衣服“整容”或者干脆订做个性化的衣服。这使得沉寂多年的裁缝行业重新火了起来。
通过细数60年来服装消费习惯的变化历程,可以预知消费趋势,这对企业开发产品线、了解消费者需求大有帮助。一大把服装圈预测,将来服装消费趋向多元化、个性化,除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之外,消费者对款式、面料、色彩、环保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需要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缩短新款式的开发周期,做到数量少、款式多。同时提高服装本身的科技含量,倡导健康环保的理念。只有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服装企业才能走的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