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之扬州裁缝的辉煌历史

服饰文化之扬州裁缝的辉煌历史

更新时间:2013-06-01 浏览量1909

近日,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作家韦明铧先生在通读《清宫扬州御档》后,惊喜地发现有关两淮盐务为皇室进贡衣服和衣料的档案,原来扬帮裁缝居然
百科目录
服饰文化之扬州裁缝的辉煌历史

近日,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作家韦明铧先生在通读《清宫扬州御档》后,惊喜地发现有关两淮盐务为皇室进贡衣服和衣料的档案,原来扬帮裁缝居然也曾为皇帝缝制龙袍、为龙女制作嫁妆。

清代专设制衣局为皇室进贡衣服和衣料

韦明铧告诉记者,在《清宫扬州御档》中至少有5处提到了扬州制衣的事情,并在两淮盐运司专门设立了“制衣局”。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苏州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李煦上奏:“恭进端午龙袍,特请皇上万安。”康熙的御批是:“知道了。”李煦所进龙袍,有可能是在苏州所织,但不排除是在扬州所制。当时扬州两淮运司北侧彩衣街上,有“制衣局”之设,其擅长者就是制作绣货、戏服。

同治八年(1869年),两淮盐务奉旨为皇室大婚准备衣物。江南织造广顺在奏章中说,他写这篇奏章的缘由,是因为“遵旨接办两淮大婚活计、估计工价银两,并缂绣限期”。两淮接办的活计,有“红单二件,画样三十六张,上交女领袖绣装一份”,“估计约需工价银四万两”;奏章并说:“惟工程繁细,则缂绣需时,约在开年三月内,可期工竣起解。”缂绣即缂丝,指用缂丝法织成的衣料或衣物。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两淮运司为皇家织成用于赏赐的缎绉等件,请江南织造代为解京。

同年(1872年),两淮运司将最后织成的皇家赏赐缎绉,依旧请江南织造代为解京。这篇奏章由江南织造庆林呈上,奏明“将淮安、两淮应办缎绸停止,交江南、苏州织造照单尽数织办”。并称:“查原传单内共缎绸、纱绉一万九千八百五十疋件,内除两淮运司来咨,已办缎绸、纱绉等三成,计五千九百五十五疋件外,奴才应织办七成,缎绸、纱绉一万三千八百九十五疋件。”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两淮盐务便将纺织缎绉之事悉数转交给江南、苏州织造。同治皇帝的御批是:“知道了,钦此。”

韦明铧先生认为,以上数件御档证明,清代皇家所需衣服和衣料,不仅由苏州、江南织造办理,两淮盐务也负有部分责任。

扬州人穿戴考究缎子街彩衣街至今仍存

其实,扬州人自古以来考究穿戴,当然十分重视衣料和裁剪。清代扬州有缎子街,今名甘泉路,曾为绸缎布庄聚集之地。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载:

多子街即缎子街,两畔皆缎铺。扬郡着衣,尚为新样,十数年前,缎用八团。后变为大洋莲、拱璧兰颜色,在前尚三蓝、朱、墨、库灰、泥金黄,近用膏粱红、樱桃红,谓之“福色”,以福大将军征台匪时过扬着此色也。每货至,先归绸庄缎行,然后发铺,谓之“抄号”。

可见清代扬州人时尚的衣服色彩,不断翻新,其奢华程度不下今日。

扬州还有一条老街,叫彩衣街,至今犹在。顾名思义,这是一条以做衣服闻名的街。《扬州画舫录》写道:

彩衣街为运司后一层,旧设有制衣局,其后绣货、戏服、估衣铺麇集街内,故名。“制衣局”当是官设的高级成衣铺。

一位世居扬州彩衣街的老裁缝说,其祖父、父亲均在彩衣街制衣,晚清时彩衣街成衣店多达六七十家。如今的彩衣街虽无当年盛景,但也仍有专做唐装的成衣店。这家成衣店老板的爷爷,是专做戏服的,后来其子到南京、上海等地学徒,末了又回到扬州继承祖业。

曹聚仁在《上海春秋》一书中说:

上海衣式,可分为苏帮、扬帮、宁帮、本帮,各有各的主顾的。

据韦明铧先生研究,旧上海有成衣铺两千多家,成衣匠四万余人,约二十万人赖此维生,差不多占了当时上海人口的十分之一。被称为上海“本帮”的裁缝,其实上海人很少,而以早期移民上海的扬州人为多。有人认为,所谓上海“本帮”裁缝,即是“扬帮”裁缝。

“扬帮”裁缝不易扬州缝穷婆足迹遍布南北

韦明铧先生说,“扬帮”裁缝是很辛苦的。扬州缝穷婆的足迹,多在南方,如上海;有时也到北方,如京师。近人郁慕侠《上海鳞爪》一书说,上海裁制衣裳的工匠,普通的是苏帮、广帮、红帮;另外又有一种女裁缝,并不设店,而是上门干活,主人供给饭食,一块钱四个工。其所做活儿,大抵是布服、童装。

关于缝穷婆,《上海鳞爪》写道:

缝穷一业,大半是江北籍妇人充之。她们臂膊上挽了一只竹篮和一只小凳子,篮中放着剪刀、竹尺、线团和碎布之类,在路上走来走去兜揽生意。她们的主要营业是替人缝袜底、做脱线和补缀衣服上的破洞眼……店家的夥友、厂中的工友与商铺中的学徒,因为妻室和家长不在上海,故缝袜底和补衣服等工作都要叫缝穷去做,因此缝穷的生意也很好。至于“缝穷”两字的解释,是专门替代穷人做工,故名“缝穷”。

当然,扬州街市上最常见的,还是设有铺面的那种成衣店。这种成衣店通常有两三间房子,大门临街,师徒数人,入门即是一张特大的案板,上置各种剪刀、竹尺、熨斗、针箍、线板、眼镜、粉袋、糨糊等,有一位戴着眼镜的师傅伏案剪裁或缝纫。

裁缝师傅阅历既广,又会谋算,往往深得邻里信赖。晚清《点石斋画报》刊登过一幅图画,题为《缝工妙讽》,写扬州裁缝妙语解纷的故事。画上是过去扬州习见的一条老街,街上有店面二间,门口招牌上写着“成衣”字样。上面题道:

扬州某氏妇,性悍戾,御下尤酷。一日,毒楚一小婢,逃至门首,伏缝衣店桌下。妇持梃追逐,呵令出受杖。婢哀号乞命,并呼缝工救。一老缝工指谓曰:“汝自作自受,将谁为汝缓颊?汝前世毒挞婢女之报,罚令今世偿还,不知何时填满此债也!”旁人闻之,相和而笑。妇嗒然丧气,垂首而入,后竟改行。太史公曰:“谈言微中,可以解纷。”缝工有之。

裁缝在民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尤其是机智的故事,可能和裁缝有机会接触各阶层人士,从而见多识广有关。

猜你喜欢
  • 百科
  • 加盟指南
  • 选址筹备
  • 投资行情
  • 十大品牌
  • 品牌故事
  • 品牌跟踪
  • 品牌专访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