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条的标准是什么 隔热条的形状有哪几种

隔热条的标准是什么 隔热条的形状有哪几种

更新时间:2025-09-26 浏览量25

隔热条是一种用于断桥铝门窗和幕墙中的关键功能部件。它的核心作用是将室内外的铝型材连接起来并有效阻断热量传递,从而形成“断桥”结构,极大地提升了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百科目录
隔热条的标准是什么

一、中国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中国的标准体系对隔热条及其制成的型材有明确规范。

产品核心标准:JG/T 174-2014

这是专门针对聚酰胺隔热条(最常见的是PA66GF25材质) 的产品标准。它规定了隔热条本身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该标准适用于以挤出法成型的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需要注意的是,现行有效的版本是 JG/T 174-2014,它替代了较早的JG/T 174-2005版本。

型材集成标准:GB/T 5237.6-2017

当隔热条与铝型材结合后,形成的“隔热型材”(俗称断桥铝材)需要符合此项国家标准。它规定了隔热型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这项标准非常重要,因为它关注的是集成到型材后的整体性能,如纵向抗剪强度、横向抗拉强度等,直接关系到门窗的安全和耐久性。

团体标准:T/NAPA 05—2019

这项由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有时会提出比国家标准更高的要求。例如,它对型材的传热系数进行了分级(从Ⅰ级到Ⅳ级),并规定了详细的纵向抗剪特征值等参数,为高性能门窗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了更细致的依据。该标准在检测方法上会引用如GB/T 5237.6-2017、JG/T 174-2014等国家标准。


二、 国际与欧洲标准

在国际项目或高端市场中,欧洲标准(EN)也常被引用。

EN 13499

该标准主要针对基于发泡聚苯乙烯(EPS)的外部保温复合系统(ETICS),涉及包括隔热材料在内的整套系统要求。

EN 16724:2015

该标准规定了外部隔热复合系统(ETICS)的防火测试反应的安装和固定说明。

隔热条有哪几种形状

基础款:早期单一路径设计

I 字型是隔热条的初代形态,截面与大写字母 “I” 相似,呈笔直长条状,长度通常较短。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但热传导路径短,热量易直接穿透,隔热性能较弱,目前仅在对保温要求极低的简易门窗或老旧建筑改造中少量使用,主流市场已逐渐淘汰。

升级款:优化传导路径与装配适配

这类形状在 I 字型基础上通过结构改良提升性能,是目前中端门窗的主流选择。

C 字型:可视为 I 字型的弯曲升级款,截面呈 “C” 形凹槽结构。相比 I 字型,其热传导路径延长约 30%,能减缓热量传递速度,同时适配门窗的阶梯式排水设计,安装后表面更平整,还可减少积灰和排水堵塞问题。

T 字型:在 C 字型基础上增加一段横向凸起(类似 “T” 的竖线底部延伸出短横),这段凸起可实现中央胶条与隔热材料的直接搭接,避免胶条与金属型材接触形成热桥,使整体隔热性能提升约 15%-20%。此外,凸起结构还能增强隔热条与型材的连接稳定性,适合对气密性要求较高的中高端门窗。

高性能款:多腔体结构强化隔热

多腔体型是近年为满足节能标准推出的高端形态,截面内部设有多个独立空腔(常见 2-5 腔),形状复杂且呈蜂窝状或网格状分布。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腔体分割减少热对流,同时延长热传导路径,搭配宽尺寸设计(通常 20mm 以上),隔热性能比 C 字型提升 40% 以上。此外,多腔体结构还能增强隔热条的抗变形能力,适配宽幅断桥铝型材(如 80 系列、90 系列),常用于严寒地区或被动式建筑。

特殊定制款:适配异形场景

针对幕墙、弧形窗等特殊应用场景,还有定制化异形隔热条,常见类型包括带鳍型、Z 字型、U 字型及复合型等。例如带鳍型隔热条表面设有纵向凸起鳍片,可进一步增加热阻;Z 字型能适配转角型材的拼接需求;复合型则结合多腔体与 T 型结构,同时满足高强度与高隔热要求。这类产品需根据具体工程设计开模生产,成本较高,主要用于大型建筑幕墙或高端定制门窗项目。

猜你喜欢
  • 百科
  • 加盟指南
  • 选址筹备
  • 投资行情
  • 十大品牌
  • 品牌故事
  • 品牌跟踪
  • 品牌专访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5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