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大国品牌
9月29日,由CCTV-1《大国品牌养成记》(“简称《大国品牌》”)联合全球知名增长战略咨询公司沙利文·头豹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2025令人尊敬的品牌发布仪式",在北京新华书店总店举行。
当前,全球政经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中国经济亦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代表的新阶段。品牌建设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力量。
本次活动即围绕新时代中国企业品牌化发展,以"声誉力与长期价值共生"为主题,现场发布了"2025年中国令人尊敬的品牌"无形资产及声誉活跃30强榜单。中国石化、中国中车、三一集团、中国宝武、保利集团、南方电网、国家管网集团、双良集团、海澜集团、娃哈哈、纳爱斯集团、华熙生物等知名品牌入选。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评选基于严谨的评估模型,从市场与财务表现、品牌影响与声誉资产、创新与全球竞争力、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四大维度,对参选品牌进行了系统性评估。首批入选的30家中国企业来自高端制造、能源交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日用消费等多个领域。它们不仅在经济指标上表现突出,更在技术原创、绿色发展、雇主品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树立了行业标杆。其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品牌建设已成为企业穿越经济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的总价值已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充分展现了中国品牌在全球竞争舞台上的强劲势头。”《大国品牌》总出品人吴纲表示,本次评选不仅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认证,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品牌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央企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在中国企业品牌化进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今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六个“全面管理”,要求强化品牌无形资产经营、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保利集团作为多元化中央企业,业务覆盖贸易、地产、文化、科技等多元领域,位列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73位。集团以"建设一 流”、“追求卓 越”为战略目标,在跨境基建、文化输出、党建引领等方面成效显著,展现了央企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市场开拓中的双重担当。
中国南方电网,是我国能源行业的标杆企业,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公司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新能源消纳、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市场化改革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通过实施“十四五”数字化规划,打造数字电网标杆项目,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本次入选的民营企业同样实力不俗。既有不断加快创新转型步伐的老牌工业制造,亦有在合成生物、AI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的新派力量。
早已蜚声全球的三一集团,是世界工程机械领域的领军品牌。它以"品质改变世界"为使命,连续十七年入选《财富》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彰显了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本次评选,三一集团 通过智能化、电动化、国际化"三化"战略,打造多座全球"灯塔工厂",并凭借在员工关怀、研发投入与社会责任方面的长期实践,荣获"最佳雇主"称号,成为"大国重器"的典型代表。
华熙生物作为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在透明质酸生物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及"让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的"企业使命,荣获业界高度认可。公司依托"INFIHA细胞全能修护科技"等原创成果,持续推动生命科学成果转化,在原料、医药、护肤等多板块形成闭环,展现了科技型企业对"健康中国"的坚实支撑。
双良集团作为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标杆,两度获中国工业“奥斯卡”一中国工业大奖。多款产品获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认定,双良人尽显坚守责任、推动国家绿色能源发展的要求。其愿景与令人尊敬的品牌荣誉精神高度契合。
以上企业之外,此次入选的30强品牌还包括隆基绿能、国家管网、贝泰妮、中关村科金、云迹科技等各行业领军者,覆盖高端制造、能源交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日用消费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不仅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更在品牌建设、创新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树立了行业标杆,共同构成了2025年度中国品牌的价值典范。
在当前加快品牌建设的大背景下,向下一代年轻群体传递品牌理念、培育品牌意识,是品牌强国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发布仪式上,《大国品牌》同步启动了"令人尊敬的品牌走进校园"系列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品牌故事分享、企业实践课堂、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将中国优秀品牌的创新理念与社会责任实践带入高校,激发青年一代对民族品牌的理解与认同。
据了解,首期活动计划于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届时,30家(首批)入选企业代表将走进校园,与学子分享企业在技术研发、绿色发展、国际化布局以及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此外,部分企业还将开放实习与参访通道,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中国品牌真实运作场景的机会。
“中国品牌正处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品牌的建设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我们希望通过'走进校园'计划,让年轻人近距离感受中国品牌的魅力,培养更多具有品牌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为中国品牌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吴纲说。
校园活动外,为深化优秀品牌的影响力,《大国品牌》还计划联合入选企业开展一系列品牌赋能行动,构建长效传播机制。
例如"品牌开放日"活动,定期组织公众参访企业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增强品牌透明度与社会信任感。目前中国石化的智能工厂、三一重工的"灯塔工厂"已经确定作为工业旅游与科普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区域经济合作论坛,围绕"品牌引领产业升级"主题,在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举办专题论坛,推动品牌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国际传播项目,支持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展会与文化交流活动,通过纪录片、海外社交媒体等渠道,系统讲述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故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正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品牌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沙利文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王晨晖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品牌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持续的品牌建设,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数据显示,全球头部品牌的溢价价值在2022年至2023年由约3.1万亿美元增长到约3.3万亿美元,这说明品牌价值正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份榜单报告的评选工作,从今年5月起启动研究,我们以深度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 “中国品牌无形资产及声誉活跃指数体系”。它不仅评估品牌的市场表现,更将 声誉力与长期价值 放在核心位置。
无形资产,是企业最隐形却最持久的财富;品牌声誉,则是企业能否赢得大众、赢得世界的关键。我们首次提出这样的评估体系,这是史无前例的尝试,也是中国品牌研究的最高标准。
可以说,这份榜单是权威的、大众化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它凝结了最专业的团队,秉持了最真诚的态度,呈现出最具价值的结果。
为了保证科学性和权威性,我们设计了完整的令人尊敬品牌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4大维度和16个指标:
1、市场与财务表现:关注企业规模、增长速度、盈利能力与市场份额。
2、品牌影响力与声誉:评估社会认知度、美誉度以及媒体传播力。
3、创新与全球竞争力: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及国际化水平。
4、社会责任与可持续价值:重视企业的责任担当、绿色发展与社会贡献。
这套体系,全面呈现了中国企业在新时代的真实实力与长远价值。它既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企业今天的真实形象;更是一座灯塔,指引中国品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国品牌正在从"规模竞争"迈向"价值竞争"的新阶段。通过系统化的品牌建设和持续创新,中国品牌必将在全球市场中赢得更多尊重,为实现品牌强国战略贡献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品牌建设不仅关乎企业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