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03 浏览量196
通过系统设置或连接电脑/采集工作站进行时间调整
1. 通过设备系统设置调整时间
大多数执法记录仪都支持通过设备的系统设置菜单手动调整时间和日期。具体步骤如下:
进入设置界面:打开执法记录仪,通过触摸屏、按键或遥控器进入系统设置菜单。
选择时间设置:在设置菜单中找到“日期和时间”或类似选项,进入时间调整界面。
调整时间:手动输入或选择当前的年、月、日、时、分、秒等参数,确保时间准确。
保存设置:完成调整后,保存并退出设置菜单,设备将显示更新后的时间。
2. 通过连接电脑或采集工作站同步时间
部分执法记录仪支持通过连接电脑或采集工作站进行时间同步,具体方法如下:
连接设备:将执法记录仪通过USB或其他接口连接到电脑或采集工作站。
启动管理软件:打开电脑上安装的执法记录仪管理软件(如警翼管理软件),确保设备已成功连接。
同步时间:在管理软件中找到“时间设置”或类似选项,选择手动输入时间或同步网络时间,点击确认后,记录仪时间将与电脑时间同步。
自动更新:如果连接到采集工作站,记录仪时间可能会自动与网络时间同步。
3. 注意事项
设备型号差异: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执法记录仪操作界面和步骤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参考设备的用户手册或在线支持资源。
时间准确性:执法记录仪的时间准确性对执法记录的合法性和证据的可信度至关重要,建议定期检查并校准时间。
法律合规性:根据《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执法记录仪的视音频资料是重要的证据材料,修改时间时应谨慎操作,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轻松调整执法记录仪的时间和日期,确保设备记录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管理规定旨在确保执法过程的规范性、透明性和合法性,同时保护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下是相关规定的主要内容:
1. 使用规范
执法人员在使用执法记录仪前,需检查设备状态,确保电量充足、内存足够,并调整设备时间。
执法记录仪应佩戴在肩部或胸前,确保镜头无遮挡,并在进入执法场所前开启,全程不间断记录,直至执法活动结束后关闭。
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应使用规范用语,并事先告知当事人将全程录音录像。
2. 适用范围
执法记录仪必须用于现场检查、强制措施、证据保存、调查取证、处置突发事件等执法活动。
在重点点位盯守、维护大型活动现场秩序时,也必须启动执法记录仪进行录音录像。
3. 管理与维护
执法记录仪实行“专人专用”原则,非紧急情况下不得交叉使用。
执法记录仪的音视频资料需逐日逐案存储,并按日整理归档,确保资料的安全与完整。
执法记录仪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由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设备损坏或丢失需按规定赔偿。
4. 监督与检查
执法人员需每月对个人执法音视频进行自查,单位负责人需进行覆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情况纳入执法质量考评体系,督察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
5. 保密要求
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执法记录信息,需严格按照保密规定管理。
通过以上规定,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和管理得以规范化,有效提升了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