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7-11 浏览量28850
《新闻联播》运用了高度程式化的编排风格。从播出顺序来看,依次为时政报道、常规报道、国内简讯、国际简讯。四大版块虽偶有调整,但总体维持着次序的稳定。其中,时政报道作为《新闻联播》的传统题材和优势资源,在整个节目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时长往往占据整个节目的近1/2;新闻性较强的常规报道,往往处于较弱的地位。而《新闻联播》近期改版的一个主要举措,就是对时政报道进行精简,并强化常规报道的地位。
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节目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节目宗旨为“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新闻先后次序排列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排名先后而定的。其大致内容按播出顺序通常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公务活动(包括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等),思想教育类短片,中国境内各个领域的进步,人民大众的精神面貌,神州大地的风采,国内简讯,最后是时长通常不超过五分钟的国际新闻等。
在中国大陆,境外媒体、甚至地方电视台的采访皆有一定限制(例如灾难事故、军事演习等),而央视在此一般没有限制(与新华社同一级别),故《新闻联播》亦变相成为某些重要新闻片段公开发布的唯一途径。各大新闻媒体在无可选择下只能引用其片段和文字等。有些地方台甚至只引用央视的片段播放国际新闻。
另外,该新闻节目在形式上与主播风格、片头音乐上皆甚少变化,主播的发型和个人造型必须保持固定,主播之一的罗京曾介绍说,主持人剪头发得台长批准。当中变化较显著的只有片头动画由中国书法字随着台徽的两次演变成电脑制作的动画片头。
其他国家例如日本各大电视联播网(如日本放送协会在晨午晚间的全国联播新闻),美国各大电视联播网都有类似新闻联播的栏目。
中央台新闻联播一直都是七点开始,七点半结束,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会延长。
《新闻联播》在什么情况下延时?
延时必有大事。究竟《新闻联播》在什么情况下会延时呢?
1、时政要闻发全发准延长节目确保完整(约占70%)
传达时政要闻是《新闻联播》的重要职责,政治局常委的活动是《新闻联播》的重点播报内容,如果某一天常委的时政活动非常集中,就会导致节目的延时,这也是《新闻联播》延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另外,逢党和国家的重要活动(党代会、两会、阅兵等)以及重大国际峰会、论坛也会进行延播,今晚(10月25日)的节目就是如此。笔者注意到,这类延时中大多是单条重要新闻内容占据大幅时长。
2、讲求新闻时效性突发急稿打破既定编排(约占20%)
事实上,《新闻联播》的编排有着业界顶尖的“金标准”,预案在前,准备在先。每条待播新闻的标题、播出方式都提前罗列成表,播出时间甚至精确到秒。但突发事件的播报已成为新传播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常态,突如其来的突发新闻稿件、重要新闻稿件就会打破既定编排。 从《新闻联播》的实际延时播出情况来看,紧急插播的稿件往往具有政治属性强、时效要求高、播送难度大、占用时间长的特点,必须要及时播、完整播。在这样的情况下,解构原有节目串联框架,及时调整、做出延时的安排也是情理之中。
3、抢占重要新闻画面首发利用时效性不强稿件拖延节目时间(约占10%)
《新闻联播》的固定播出时段为每天19:00-19:30,但由于技术、环境或其他各种因素,一些重要新闻往往在19:30以后才能被传送到央视播出机房。若墨守成规,准时结束节目,这条新闻就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在《新闻联播》里播送,而此时这条新闻早已成为“明日黄花”,不具有时效价值。因此,大胆延时等待新闻以确保时效性,成为了延时的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