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 admin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潘云鹤把脉无锡“物联网”产业
人们对物联网的“遐想”很多,疑惑也不少:难道物联网时代的生活,真的如专家们所说那样神秘莫测嘛?22日,第22届无锡科普周活动之一的中国无锡“物联网与新兴产业发展”科技论坛在市政协礼堂举行,做客论坛的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院士潘云鹤称,毫无疑问,我们身处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信息流的“大浪潮期”时代,也是人类真正有能力去把握自身发展的时代。
他认为,物联网发展其所需的通讯系统、计算系统、控制系统、感知系统、数据海等5大技术支撑系统,每一个都是巨大的产业,每个系统的核心技术创新都很重要。作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处于“一马当先”的无锡,他建议要抓好这核心的5大产业的发展,并与第一、二、三产业紧密结合,并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变革。
物联网概念还如同一头“大象”,莫衷一是
“把任何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比如说RFID射频标识器,常用于超市扫描商品价格)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往和通信,就可以实现智能化地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可看作是互联网的延伸……”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关于“物联网”的定义。在这一概念下,物联网技术结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通过将互联网和传感设备联系起来,感知物体的移动、定位和识别,人和人就通过这一设备来联系。不过,对此潘云鹤有不同看法。
事实上,1999年“物联网”概念初步被提出,一直到2005年,因国际电信联盟的一份报告引发全世界大范围的关注,尽管现在很多专家既对它有初步的概念,又一致公认物联网到现在还没有公认的概念。潘云鹤说,不同行业,如通信行业和控制、计算机行业、传感器行业等,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概念,且相互之间很不同,他以大象图形打比方道,“这个大象就是物联网,不同行业从不同的‘部位’、也就是自己的行业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看不到全貌。”而通过10年的概念发展,他认为可以用“C3SD”来概括,也就是包含通讯系统、感知系统、计算系统、控制系统和数据海等五大技术支撑系统共同组成了“物联网”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