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讯

当前位置:品牌网品牌资讯品牌跟踪

从爱达力法国行受追捧看奶粉产业信息透明化之需

2015-08-21 Galaxy

导读:奶粉质量与安全问题是众多新生父母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由于不断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历史奶粉事件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如何在消费者心中构建信任,是奶粉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奶粉质量与安全问题是众多新生父母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由于不断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历史奶粉事件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如何在消费者心中构建信任,是奶粉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再加上信息不对称,配方卖点放大宣传,奶源地之争,这些问题让消费者选择奶粉品牌时更加迷茫。

消费者到底该如何选择奶粉品牌?眼下,品牌的竞争事实上已经变成信息交流的竞争,谁能更充分地与消费者沟通,谁就更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比如近日,来自法国第一大乳业合作社索地雅集团旗下的法国爱达力奶粉发起一个主题为“我为宝宝去法国”的活动,意在邀请中国的消费者参观其法国自家牧场及生产加工厂,欲将产业链透明化、公开化。该活动一经推出便在行业内及消费者间引起热烈的关注。

消费者热衷参加品牌方见证活动,源于对品质与安全的担忧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奶粉质量安全问题的担忧不无道理。每一次问题奶粉的曝出,对于中国的父母都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先是国内毒奶粉事件被查出,到国外奶源受污染乌龙事件,再至比较新抽检报告显示部分奶粉不合格,国人的神经随着每一次事件的曝光变得更加敏感。

主动公开生产链,邀请消费者亲自见证一罐奶粉的诞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奶粉品牌商拉近与中国消费者距离的有效方式。而基于对奶粉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消费者从过往依赖传统广告的消费习惯逐渐转向理性思考和比较,企业实力、产业链管理方式、奶源选择、加工流程以及质量检测等等都成为了消费者日益关注的议题。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法国爱达力 “我为宝宝去法国”活动为何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商家夸大宣传,信息的混沌滋生消费误区

在国产乳业还没有完全振兴的情况下,洋品牌依然是中国消费者追逐的目标,并且在消费者眼中,“进口”很容易被与“高端”画上等号,因此各种打着进口奶粉旗号的产品在市场中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然而并非所有的进口奶粉都像大多数消费者所认为的那样出身正统。

不少消费者在看到标签上有“进口”二字时,就认为该奶粉是在国外生产的奶粉,甚至会误以为原装进口与进口奶源划等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谓进口奶粉也分好几类。原装进口,指的是奶源在国外,研发、生产、包装等奶粉生产全过程也都在国外完成,然后才进口到国内,如法国爱达力奶粉。进口奶源是指原料粉从国外进口,到中国后再进行加工生产和包装。100%进口原料则是指原料全部从国外进口,没有在国内进行采购,进口到中国后再进行生产加工包装。全进口奶源的情况则与100%进口原料相同。许多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夸大进口的成分,让消费者在选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幻觉与想象。

除此之外,不少国内、外的品牌往往存在各种概念的炒作,即换汤不换药。商家以同样的配方推出金装版、升级版等,并且提出各种新奇陌生的功能与概念,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并借机抬高价格。此举抓住了中国父母的心理:想要给自己的孩子比较好的。这样不仅伤害了消费者,也影响了奶粉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府干预是好事,企业主动信息透明化是关键

今年上半年,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情况,来自23家国内企业、4家进口经销商的48批次不合格奶粉上黑榜。乳业分析师认为,这次抽检体现了国家重拳治乳的决心,“不姑息、不偏袒”,也体现了国家淘汰乳业落后产能和地方保护主义之间的博弈,可以说是2008年重大奶粉安全事件以来比较严厉的一次重拳治理。乳业分析师还建议,国家对奶粉的抽检范围应同时涵盖国内和进口奶粉,不能让进口奶粉成为“漏网之鱼”。2014年以来,国家对国产和进口奶粉进行严格管控,出台了十余条相关规定及措施。而伴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即将落地,比较新国家标准也将促使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或将迎来行业大洗牌,整个奶粉市场以及消费者都将大大获利。

奶粉消费作为责任消费中的一种,消费者在拥有大量和生产者对等的信息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理性判断和购买。然而,现实生活中,两者之间的信息并非对称。一些研究甚至认为企业并非比消费者掌握更多食品安全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介入也未必能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相反,当企业主动将信息向消费者公开透明化,反而更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中国奶粉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产业信息高度透明化,奶粉品牌商尝试新的方式与消费者互动,如法国爱达力发起的“我为宝宝去法国”见证之旅类型的活动,邀请消费者参观奶源地、参观工厂,与消费者更“透明”地沟通,对于奶粉产业信息透明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于奶粉品牌商,它能够督促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安全管理;于消费者,它能够提供平等真实的沟通平台,以及深入了解产品的渠道。企业责任还是要社会的监督,公众要客观来看待企业的问题,企业需要靠透明和责任来赢得公众的信任。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

请耐心等待,稍后会有专员将品牌详情告知您!

立即咨询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我已同意并阅读 《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