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高库存”构成包括三种情况及三个因素

服装行业“高库存”构成包括三种情况及三个因素

更新时间:2013-06-02 浏览量3127

关注服装行业的人们近日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信息“中国服装库存可卖三年”,“中国服装行业陷入库存危机”等,一时间,不少媒体针对这样的话题争相报道,
百科目录
服装行业“高库存”构成包括三种情况及三个因素

关注服装行业的人们近日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信息“中国服装库存可卖三年”,“中国服装行业陷入库存危机”等,一时间,不少媒体针对这样的话题争相报道,然而,此类新闻是否真实可靠,我国的服装业是否真如报道所言,不仅消费者被误导,某些专业人员甚至也开始怀疑,为了消除这样的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中国服装协会于12月7日邀请行业内外新闻媒体,举办了关于当前中国服装业运行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媒体沟通会。

会上,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对于当前某些媒体的夸大报道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并从理论和数据上为大家解释库存和存货的区别。他谈到,库存是服装作为季节性终端产品在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行业特性。目前,随着国内市场消费疲软,一些服装品牌库存量有所增加的状况,并不对这些品牌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更不能以此认定,构成服装全行业的“库存危机”。而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销售的产成品,或为了出售仍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以及在生产过程、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任何行业企业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服装是快消品,季节性强、变化快,对存货的需要程度相对更高。

从以下数据推理即可知道,目前部分媒体“全国服装企业库存够国人穿三年”的片面说法不攻自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前三季度产成品存货2569.66亿元。而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计算,2011年,中国服装内销额达1.4万亿元,2012年预计将达1.7万亿元。由此可见,上述说法缺乏对服装行业的正确认识,是极不负责任的。

品牌服装企业是以自有品牌,通过自营、代理、特许加盟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服装企业,其库存构成一般包括三种情况:1)产成品仓库内的备销、滞销及残次品存货,以及原料仓库中的备用原辅料和过剩原辅料存货;2)渠道内的存货,包括直营店存货和经销商存货。3)在途存货,即在物流环节的存货。

这其中,滞销、残次品以及过剩原辅料等,才属于需要处理的不合理库存。可以看到,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库存”所包涵的范畴明显更广,并非仅指一般人概念中的“积压和滞销产品”。也就是说,根据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存货数据来认定其全部为“积压和滞销产品”,是不符合服装行业特点的,也是不科学的。

除上述“库存”并非仅指“积压和滞销产品”的因素之外,现阶段服装上市公司存货增加也受以下因素影响:

1)财务处理方式因素

部分服装上市公司涉足其他行业,如鄂尔多斯羊绒衫业务销售成本仅占总成本的9.19%;红豆服装业务占54.42%;雅戈尔服装业务占31.98%;在财务处理中,其他行业所生产的存货也被记入公司财报中,也就是说,部分服装上市公司三季报所显示的存货,并非全部为服装产品存货。

(案例)12月6日,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洪伟在上海举行的“森马服饰媒体接待日活动”上向媒体承认了今年服装业存货问题确实比以往更为严重。但他随即表示上市服装业公司报表反映的公司存货可以分为两部分:过季产品和待售待发产品,过季产品在服装企业的库存中仅占“小比例”,而待售待发产品多为当季服装,不存在销售问题,更不会产生积压。待售待发产品“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实现正常盈利必须的产品”。

2)季节性因素

服装行业生产运营具有明显季节性,许多生产所需的面辅料都需要提前采购,特别是一些特殊产品。比如在羽绒服行业,通常需要提前半年至一年购绒。这部分原辅料反映在财报存货上,会导致秋季存货通常较高。而这部分“库存”,明显不属于“积压和滞销产品”。

3)合理备货需要因素

品牌服装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通常需要一定量的铺货与备货,包括渠道内的产品、在途产品以及入库新款备货等。这些都是正常经营需要,在财务记帐中,通常计入存货,但这些产品并非过季积压和滞销产品。

同时通过中国服装协会对33家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分析,其存货总量为494.73亿元,增速基本与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同步,且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而随着2002年企业去库存化工作的推进,前三季度存货同比增速逐季下降(8.04%、6.00%和3.75%),王茁秘书长指出,就目前而言,库存增长已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速。企业的存货量完全在可控范围内。不可否认,目前部分国内品牌服装企业的确有库存不合理增长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对市场的预测信息和实际情况不符,造成销量低于预期而导致库存增加;二声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部分服装品牌存在一味追求速度的做法,开店、生产速度都大幅提高,但其单店平效下滑,造成库存增加;三是部分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信息管理水平等也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反应速度较慢,从而产生库存积压。

当前,对产生的不合理库存,服装行业和企业已经高度重视,各公司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消化库存。从最近的三季报可以看出,通过以上措施,部分上市公司库存情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11月份服装内销呈现一定的向好迹象,这也对服装企业库存消化工作的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积极正面应对行业发展现状

王茁秘书长在会上还对目前服装行业现状做了清晰的概括。经历了30余年的努力,我国服装行业取得了迅猛发展与巨大进步,已长期保持了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但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变化因素,中国服装企业的多项效益指标均呈下滑趋势,服装行业整体在从紧和较为严峻的形势下运行。

重新明确定位、重视企业转型升级

面对目前服装行业发展整体下行态势,企业更应审时度势,重新思考与定位,寻找并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提升品牌价值。

为此,中国服装协会给出的建议是强调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企业定位,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准的产业链,加快人才机制的改革创新,以文化创意驱动品牌建设,最终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与创新,全面激发服装行业的内生动力,构建我国服装产业自主品牌的新优势、科学技术的新优势、人才队伍的新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把握服装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服装产业改造提升的新要求和建立现代服装产业体系的新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高物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对更好就业的新期待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猜你喜欢
  • 百科
  • 加盟指南
  • 选址筹备
  • 投资行情
  • 十大品牌
  • 品牌故事
  • 品牌跟踪
  • 品牌专访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