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讯

当前位置:品牌网品牌资讯专家点评

孙立坚: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是一种机遇

2014-01-27 admin

导读:据报道随着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迅猛发展,存款搬家现象让银行压力倍增。国有商业银行也不得不加入揽储大战的行列。...

据报道 随着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迅猛发展,“存款搬家”现象让银行压力倍增。国有商业银行也不得不加入“揽储大战”的行列。在五大行北京地区网点,交行、建行和农行都对满足一定存款条件的定期存款实行了基准利率上浮10%的“一浮到顶”的优惠。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专家孙立坚: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是一种机遇www.chinapp.com 品牌网

虽然官网显示的仍然是2012年7月6日公布的利率标准,但是几大银行几乎都采取了揽储行动。农行一家支行的理财经理说,目前个人整存整取1万元以上的存款可以全部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的优惠,活动截止到今年3月20日。交行利率上浮的门槛是3万元以上,需要客户转存一下。建行则需要10万元。

中行的理财经理说目前并没有接到通知要上浮存款利率,但存款20万元以上的贵宾客户可以试着向上面申请。只有工行明确表示,没有上浮存款利率。

不过,即使商业银行靠利率上浮吸引客户,但是一年期存款利率仍然远低于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上浮利率效果如何,还未可知。

眼下,互联网金融产品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对于这一点,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达沃斯论坛“2014年全球议程”讨论中说,现代金融业来自互联网行业很大的挑战。不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对银行既有挑战,还有机遇。

目前,我国的线上支付业务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网贷平台发展也已经超过美国。尤其在2014年,随着余额宝、活期宝、现金宝、收益宝等各种产品横空出世,互联网金融成为2014年比较热门的新事物。互联网金融激战正酣,传统商业银行岂能袖手旁观?而高息揽储屡禁不绝,也说明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

先是去年末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增,现在银行存款利率又上浮来,为了揽储,传统商业银行可以说被逼无奈了。余额宝、百度理财、微信“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逐渐异军突起,博得无数消费者好感,和它们相比,传统商业银行难道全无优势了吗?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此表示赞同,他说,现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构成挑战的一个很大因素在于,今天我们的消费者对自己资金的使用,要求的收益比以往更高,在现在我们的存款利率还没有市场化的这样一个环境下,商业银行确实面临着存款流失的巨大挑战。

孙立坚表示,现在并不能说商业银行今天已经完全像比尔·盖茨所讲的,是“21世纪的恐龙”,面临着死亡的结局,并不是这样。商业银行有一个存贷联动的效益,商业银行很多存款来自于企业,而商业银行比较大的优势是能够吸收存款又能够放出贷款,对于企业来讲,能够充分利用商业银行这样一个的平台,甚至很多企业也利用商业银行这个平台在进行存贷利差的获益。

从消费者这个层面来讲,互联网金融要想撼动商业银行的地位,确实有它的难处。但现在商业银行正在流失消费者群体,尤其是年轻群体这样一个客户群,这对商业银行目前流动性的紧张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以至于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流动性,不得不采取高息揽储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

银行存款利率上浮为利率市场化“练兵”,银行可借此机会为此后全面利率市场化做准备。虽然靠利率上浮不能完全将此前流失的存款搬回来,但对于一些在银行有日常性资金需求,比如结算性质的客户仍是有一定吸引力。他们既要保持流动性,也需要获得一定收益。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余额宝目前有超过80%的资金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并靠赚取利差进行无风险套利。但未来一旦利率市场完全放开,余额宝也不可能倚仗现成的高收益“睡大觉”了,必须开拓其他的投资方式,不然其高收益率难以长期维持。可见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能不能把握住就看各银行的内功了,银行该如何把握未来利率市场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孙立坚指出,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的网点会增多,银行专业化程度会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余额宝如果在利率市场化以后不能寻找到新的服务联动这样一个切入口的话,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像美国利率市场化以后,反而是专业化的大银行集中度越来越高,减少了在利率管制之前大银行业务利润被其他中小银行甚至新的业态蚕食的现象。

在孙立坚看来,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并不是一次风险而是一次机遇。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整个银行的业态正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银行业态不能跟上互联网发展新的格局变化的话,不光是中国的银行业把握不住这样一个巨大的变化所带来的红利,而且我们的中小金融机构或者是其他业态的金融机构,在强大的外来专业化的金融机构面前,可能也会表现出对风险控制能力的薄弱性,所以中国的银行业必须迎头赶上。

同时,未来利率市场化以后,我们的银行业不能再靠传统的模式来寻求利差的收益,也不能靠国家信用的支持来替代风险管理,而是要更多的引进人才。我们要有很好的制度,要有很好的人才,银行才能够在未来时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眼下,虽然依然有机构看多银行股,但是客观来看,一方面有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外部挑战,另一方面有银行系统自身的不良贷款风险、资金面压力,面对这些威胁,银行怎样做到既创新发展,又能抵御风险?

孙立坚强调,比较比较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银行服务方式的传统性还是先进性,这些东西都不能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就是要控制风险。这个风险如何衡量?就是看它所投入的资金,能不能带来实体经济财富的增长。

如果大量的资金冲到了互联网里,而互联网金融并没有为互联网业态的发展作出贡献,而是利用目前没有管控的这样一个放任自由的舞台追寻资金效应的话,互联网的泡沫也会过度膨胀而造成挑战。

对于银行来讲,或者新生的金融业态来讲,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自己的金融服务很好的为实体经济创造财富的增长作贡献,否则的话,金融形成的泡沫就会破灭。一旦资金离开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舞台,它必将走向死亡的困境。

来源 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

请耐心等待,稍后会有专员将品牌详情告知您!

立即咨询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我已同意并阅读 《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