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 admin
“我们汇总过,连带永乐曾经进行的并购,国美大大小小已经整合了27家连锁企业。”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如是说。无疑,在业界,黄光裕更善于利用资本进行行业整合。而他遭拘留之后,国美彪悍的整合风格是否延续,也成了未知之数。如何理性分析国美过去的整合历程,客观看待黄光裕过去对家电连锁业态的影响?在2008年度长江商学院管理前沿论坛的间隙,本报专访了长江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滕斌圣。滕本人以并购研究见长,曾长期关注家电连锁业。
收购的是
“今后若干年内的竞争态势”
《21世纪》:你以前说过,国美的并购整合并不是特别成功,下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滕斌圣:这是从他们品牌整合的角度来推测的。就家电连锁业,现在没有明显的细分业态出来,为什么还保留三个品牌?至少说明他们的整合可能是不彻底的。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保留品牌是策略性的考虑,如果将永乐、大中统一用国美品牌,实际是消费者二选一,现在让消费者感觉在三四家中选,这样国美实际中选的概率就大一些,听起来有些道理。
《21世纪》:以大中的并购为例,平均一个店面大概是5000万的溢价,但是,连锁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议价能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是边际递减的,而店铺所在的物业主要是租的,而且地段资源也不是完全不可复制,怎么解释国美并购的核心目的呢?
滕斌圣:实际上,当年苏宁在北京店铺数量要少,收购大中互补性确实更强,国美闯进来完全就是竞争性的,从战略角度看,收购对象的内在价值已经不重要,而是今后若干年后的竞争态势,你买下来和我买下来有多大差别,根本不是算自己开店需要多少钱的概念了。比较后张近东不要了,而黄光裕当场拍板,甚至尽职调查都没做,说明两个人的思路可能不完全一样,黄光裕更多是从战略竞争的角度出发,而张近东更多权衡自己做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21世纪》:很明显,国美相比苏宁更喜欢并购,这种差异仅仅是领导人风格不同,还是两个公司长久以来形成了各自的差异化能力,导致扩张的路径不同?
滕斌圣:实际是有差异的。两个公司的基因不完全一样,国美这么多年数十起并购,逐步累积起来,可以说对于收购而言,已经有比较高的应对能力。同样一宗收购,他的管理成本以及风险评估相比较苏宁,都要更低,毕竟对苏宁而言,并购是新鲜事物,风险肯定要估计得高一些。这自然会造成不同的规模扩张路径,一个偏好自身发展,一个更喜欢并购走捷径。
《21世纪》:有研究认为是国美、苏宁属于“类金融”模式,你是否认同?
滕斌圣:说“类金融”有些夸张,如果他们属于类金融,那支付宝比他们还严重得多。可能这个行业原来不是这种模式,国美、苏宁颠覆了百货公司家电部这种渠道模式,这本来就容易引非议,而资金池恰恰又是比较重要的一块,所以占用上游供应商的资源会比较引人注目。
《21世纪》:虽然家电企业还是比较分散,如果从家电单品来说,现在集中度也不低,而国美、苏宁占全国家电的销售额比例也在20%左右,为什么上游供应商话语权还是如此之弱?
滕斌圣:也许前三位集中度确实也不低,但是替代性还是很强,前三之后还是有很多品脾,就像长尾一样,如果国美不卖某一品牌,国美可能损失不大,后面迅速会递补上去。比如,浙江前几年还有年产量几千台的冰箱生产商,他们都是潜在的替补品牌。然而,反之如果不通过家电连锁渠道,对供应商的负面影响比较大。比如,格力现在大力打造渠道,但是其营销成本远高于同行,目前不得不承认,国美苏宁的渠道效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也在国外的渠道成本比较中得到证明。只是现在渠道商和供应商的关系有些扭曲了,彼此没有达到基本的平衡。
国美像猴,苏宁像牛
《21世纪》:现在国美、苏宁也在尝试各种手段创新,比如自己派驻推销员,推出延保服务等,家电连锁模式未来可能进化到何种程度?
滕斌圣:他们比较基本的模式就是沃尔玛,压价非常残酷。有多少议价的能力都要使用出来,这一点商业上无可厚非。
不过,也要学习沃尔玛的另一方面,我称之为“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跑马圈地,扩张渠道,继续提升议价能力;还有一条就是提升运营效率,这点沃尔玛体现得非常充分,比如它的供应链系统,卖掉一个产品,总部很快就能知道,这一点国美现在做不到,信息系统比较初级,而苏宁投入上亿来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