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 admin
纵观家电卖场,年年都在喊降价,节节都有打折潮。然而,2008年底的这次国产液晶电视降价幅度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有史以来的“大手笔”。
出乎意料的是,一如既往的降价却在今年呈现出了意想不到的差异。以往在年末集体促销中,不管国产品牌、外资品牌都在价格大战中争的你死我活,今年却一反常态,只有国产品牌在唱“独角戏”,外资品牌却只是驻足观望,大有“互不相干”之势。
除此之外,在今年“前所未有”的降价幅度面前,消费者却异常冷静,使得家电卖场并没有换来预期的火爆场景。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局面的发生?又是什么原因使国产品牌领衔降价风潮?面对如此“合算”的价格,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
●价格腰斩
不排除还有更低“跳水价”出现
为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销量突破,11月20日,国产液晶电视厂商再一次无奈地选择了价格战。由TCL兴起,康佳、海信等紧随其后的新一轮 “价格腰斩”的降价浪潮就这样开始了。
连续两周的卖场内,国产液晶电视的价格犹如坐上了“滑滑梯”,一路下行。此次TCL液晶降价比较猛的是52英寸高清电视,从15999元的价格降到9999元,降幅超过35%,一举突破万元;康佳LC32ES62 32英寸液晶电视则从降价潮来临前的3699元降至2990元,有的42英寸国产液晶跌破4000元,简直是“电视比衣服还便宜了”。用卖场内导购的话来说,“这个价格基本上属于一步到位了”。
卖场内国产彩电品牌的一名导购在向记者介绍产品时,抛出自己的“价格论”:“以前就是活动力度再大,3699元的32英寸国产液晶比较低也要3500才能够拿下,现在的2990真是‘跳楼价’了, 不可能再便宜了。”
“原来合资品牌和国产品牌同一型号价格普遍相差在两三千元,通过拉低合资品牌的价格,差距将缩小到1500元左右,现在的价格差简直没法看了,恨不得一个顶俩。”一位熟知液晶电视价格市场规律的内部人士这样认为。
那么卖场内现有的所谓“比较低价”在元旦、春节前的家电产品传统促销期间会不会进一步“跳水”?是否真如导购所讲“价格已经触底,对消费者的优惠属于一步到位了呢?”
“现在的这个价格还有继续一路下行的空间。”任职某卖场、深谙品牌促销营销的徐先生肯定地表示,“家电产品的价格主要受供求和厂商成本决定,依据现在的行情,我们认为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不排除之后会有幅度更‘惊喜’的价格。”
●家电卖场冷清如故
越降消费者越不敢买
尽管价格看似“很低很诱人”,但记者在8日下午的上下班高峰期时在某卖场内发现并没有出现与低价相匹配的“抢购热潮”,只有零星的消费者在向导购咨询,并且基本上是“只看不买”。
难道是因为周一的缘故?“降价以来,国产液晶确实比以前好卖了,但是周六日也没有到排队抢购的份上。虽然价格这么低了现在购买还是很合算的,但也有消费者还是只认自己的‘既定品牌’,不管你降价不降价。”卖场内多名国产品牌导购均反映这样的“现状”。
“真没想到国产品牌优惠这么多,观望了很久,现在不犹豫了。”一旁正有意购买液晶电视的王小姐原本选择的是外资品牌,现在也把目光转向了国产品牌,面对这样“超值”的价格决定结束“观望期”,但同时她也隐隐表达出自己的担忧,“这样的价格有点让人心里发毛,别有什么问题就好。”
“消费者不太买账,还有一个比较根本的原因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笼罩下,谁都会不知不觉地捂紧钱袋子,不会因为降价就冲动购买。厂家、卖场不得不主动挑起的价格战只能说是哀兵出战,有勇无谋。越是降价,越让人不敢追风抄底买跌。”某业内人士表示。
●并非失小利而成大惠
库存产品不得不降?
其实每年都会有厂商与渠道联合的大型促销活动,一般厂商和渠道各自都会拿出一些资源让利消费者,或者挑选几款机型作为特价机,但大部分产品尤其是新品价格并不会有太大的降幅。大幅度降价的产品要么是追求销量的产品,要么是有部分限制条件的商品或者是渠道买断的自有产品,当然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厂商有时也会“牺牲小利成就大惠”。
然而各种迹象表明,此次大幅降价并非失小利而成大惠,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原材料价格的猛跌,减轻了家电产品的成本压力,带来了整机的降价空间。今年来,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大幅下降,任职上游屏幕厂商的资深人士指出,以32寸屏价格走势为例,两个月前是250美元,一个月前是220美元,现在已经跌到了180美元。
可这对于很早之前的库存产品来说就不算是个利好消息。
一位资深家电研究者表示,如果国产厂家再不降价,也许会亏得更多。“首先,这就是一次大规模的清理库存的运动。供大于求的窘境让液晶面板的价格只能无奈的下滑。液晶面板的成本越来越低,过去卖不出去的产品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决掉,成本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国内厂商要把积压的库存变为现金流,只能赔本赚吆喝。”
在库存和现金流面前,毫无疑问的选择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