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当前位置:品牌网奢侈品其他

克莱齐奥 美国人不知的大师

2017-07-02 admin

导读: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让马瑞尔古斯塔夫勒 克莱齐奥(Jean Marie Gustave Le Clezio)。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让马瑞尔古斯塔夫勒 克莱齐奥(Jean Marie Gustave Le Clezio)。

  克莱齐奥1940年生于法国尼斯, 196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凭借这部处女作,他年仅23岁就获得了雷诺多文学奖。此后他相继出版了30余部作品,这些作品多以漂泊不定的边缘人物为主角,都反映出他对原始部落、消逝的古老文化的关注,尤其是对美洲印第安人世界的向往。

  1994年,他在法国《读书》杂志做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是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

  今年1月28日,克莱齐奥凭借《乌拉尼亚》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授予2006年度最佳外国作家奖,他亲自来到了北京领取奖项。 克莱齐奥对中国有着极浓的热情,1967年当中法两国刚刚恢复外交关系时,他就申请加入由法国派往中国的第一批年轻人的队伍。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当时的申请没有获得批准。不过 克莱齐奥却一直保留着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兴趣,他尤其喜欢老舍的作品。

  在颁奖词中,诺贝尔奖委员会称 克莱齐奥是“开拓新起点、展现诗意冒险与感官喜悦的作家,主流文明体制内外的人性探索者”。在今年这场美国作家和欧洲作家的交锋上,欧洲作家再次胜出,而美国人自从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奖后,已远离诺贝尔奖15年。而法国人在长久的等待之后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把,因为上位获得诺奖的法国作家还得追溯到1985年的克洛德西蒙,眼见着最近十年英语作家(奈保尔、品特、莱辛)和德语作家(格拉斯、耶利内克以及有浓厚德语背景的凯尔泰兹)的频繁得奖,法国人的郁闷可想而知。

  如果说克洛德西蒙是作为新小说的代表获得诺奖,那么克莱齐奥就是作为法国另一重要的小说流派新寓言派的代表获得诺奖的。在世的法国作家中,克莱齐奥的声望和影响力的确高人一筹,甚至他的小说的中文版已有七种之多,尽管美国人再一次不知道获奖者是谁。

  《时代》这样形容:“美国记者搜索‘维基’的声音震耳欲聋。”恐怕这正是10月初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贺雷斯恩达尔批评美国作家“太封闭、太无知”的缘由吧。

  我们是战争永恒的孤儿

  如果一个作家,记忆就是他所拥有的一切,那么不要要求他去一笔勾销。他无法阻止地看到了帝国的发展、不平等的建立、商品交换的阴谋。好像我们那么多年恐怖的阿尔及利亚战争、马来西亚战争和非洲、大洋洲艰难的独立运动只是创造了一个界限,创造了一个接受和无休止等待的地方,男人女人仍在这个地方经受炼狱。记住过去并不是要成为一个伟大的预言家。

  攻击性和嘲讽夹杂在一起

  Q:您童年的第一个真实的回忆?

  克莱齐奥:战争,尼斯城门被溃败的德军摧毁,炸药的攻击,冲击浪把我掀翻在地,就在我现在对您说话的时候我还感受得到地在我身下移动,我还听得到从我口中发出的喊叫。

  Q:有没有一个老师发现了您,鼓励您写作呢?

  克莱齐奥:我是一个平庸的学生。唯一鼓励过我的是我的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老师,拉玛先生,唯一曾经给过我作文满分的老师。这是个敏锐的人,非常有人性,以前是下比利牛斯省一个村庄的小学老师。他给我们讲述他有些学生因为很小就在地里干活,所以前臂变形了,在耕地的时候把整个重心都压在犁上。我现在还记得他到了年末,给我们朗读保尔-让图勒的诗《打扫日》时他的激动。

  Q:您读书时的假期,您是在哪度过的?

  克莱齐奥:在青少年期之前都是在布列塔尼、圣-马利,在奥戴河口。也在英格兰,我父亲认为那是他真正的祖国(他出生在毛里求斯)。

  Q:您对写作《诉讼笔录》的记忆?时间?地点?怎么写的?当时的精神状态?

  克莱齐奥:那是个可笑的时代。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阿尔及利亚战争还没结束,被送到军营里的威胁还在男孩子头上盘旋。我的一个同伴,一个非常艺术气质非常反抗的男孩,叫文森,因为成绩不好1960年末去打仗了,而且马上在一次埋伏中被杀害了。另一个得到许可回来了,被洗了脑,只会谈论反坦克火箭筒和“特殊马铁罐”(就是人们遮遮掩掩地称为“凝固汽油弹”的东西)。有些伙伴为了逃避就朝自己脚上开枪,或者是注射咖啡因假装心动过速,造成精神发狂,结果在军事医院经过几星期治疗之后,真的得了病。精神状态?就是攻击性和嘲讽夹杂在一起,用“荒诞”这个词只是一个虚弱的回应。那时统治法国的是非常令人反感的反阿拉伯种族主义,今天我还情不自禁地感受到那种情况重新出现。

  那时我断断续续地写着《诉讼笔录》,在一个咖啡馆里,在书里夹杂着一些听到的谈话碎片,一些形象,一些剪报。天天这样。小说写完之前埃维昂协议签订了,我明白威胁结束了,我们可以活了。小说有一年多都是手稿状态,之后送去参加欧洲费蒙多国际奖(奖金是

  来源 中国品牌网 www.chinapp.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

我要咨询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电话
手机不能为空
*留言
我已同意并阅读《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