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3 admin
有着海参的体形和颜色,却没有海参的嘴巴和内脏,就是这些“海参”让张女士和同事付出了一万多元的代价,上门推销的卖家也从此不再露面。昨日,一位海参销售人士刚看一眼这种“海参”,就给出了“人造海参”的结论,并建议消费者比较好不要食用。
200元“海参”无嘴
上周,市民张女士和公司同事以200元左右的“优惠价”买了一些盒装水发海参,“每盒10只,个头还挺大,原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没想到竟然全是假的。”张女士说,卖她们海参的是一位姓张的水产品推销员,“此前他经常来公司推销鱼虾产品,一直都挺信任他的,没想到这次被狠狠宰了一回。”
张女士回忆,当时公司共有20多人购买这些“海参”,一共60盒,每盒价钱在200元左右。当晚,她回家做饭时就发现不对劲,“怎么往水里一泡,水还变颜色呢?再仔细一看,发现海参竟然没嘴,身上的刺也开始脱落。”
与张女士相比,另一名同事就没这么幸运了。“当时没注意,就切了几片放进了粥里。结果,饭后家人出现头晕等症状。”张女士和同事都大呼上当,立即给那位推销员打电话,但对方的手机却再也打不通了。
清水一泡还会褪色
昨天,记者来到张女士公司,看到了她泡在饭盒中的“海参”。从外形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但是拿在手中,记者发现这条“海参”两头全是封闭的。翻开“海参”的肚子,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记者注意到,这些“海参”的参刺特别整齐,用手一摸,弹性却并不好,尤其是泡在水中的那条,用手一碰,“参刺”竟然脱落。而饭盒中的清水也渐渐变色,比较后变成了红褐色。
张女士称,她们曾报警,警方需她们提供假货证明才能立案。“我们又分别找了工商、卫生、质量监督等多部门,没有一个部门能提供证明。”
昨天,记者分别致电12320卫生热线、12315消费热线以及12365质量监督热线,均没有得到明确答案。
成分复杂比较好勿食
昨天下午,记者带着这只“海参”来到朝阳区一家棒棰岛海参专卖店,对方一看记者手中的这只“海参”,立刻表示这是“人造海参”。
棒棰岛海参北京地区经理周先生表示,“人造海参”的制造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是用海藻粉和胶类物质做成,造假者为了让“海参”更有弹性,一般会添加胶类物质,而这些胶质成分复杂,因此比较好不要食用。
周先生还透露,除了造出海参的模样,为了逼真,造假者还会给假海参上色,使海参乌黑发亮。
记者 岳亦雷
新闻链接
鉴别真假海参
为了提醒消费者勿再上当,周先生还为消费者辨别真假海参提了一些方法:真海参颜色棕褐色、棕黑色,色泽较均匀。人造海参颜色乌黑发亮,水中一泡掉色;真海参参刺长短不一,无残缺,表面无损伤。人造海参参刺摸起来弹性不大,太过整齐,容易损伤;真海参即使将内脏掏空,内壁仍会残留筋状痕迹。人造海参内部光滑无痕,两端封闭,无开口。
来源 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