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7 admin
坚持是一种力量,执着成就梦想——江门市裕华皮革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中伦
8月的广东,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空气仿佛凝滞,让我这个初到广东的北方人呼吸有些局促、头脑有些眩晕。但在江门裕华皮革有限公司车间见到李中伦总工程师的一瞬间,却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只见年逾5旬的李工正在检查产品质量管控,虽满脸的汗水,却目光炯炯、精力充沛。在车间二层的办公区域坐下来,当我问起李工在高温闷热的天气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好状态,李工的回答令我感动,“对皮革的热爱、对企业的责任”。李工每天早上5点半起来,做1小时的晨练,第一个来到公司食堂用餐,提前30分钟来到工作岗位,将生产计划、工作安排细化一遍。忙碌一天后再把工作做个总结,方可安然入睡,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的生活习惯。
继承父业,选择皮革
1975年,李工高中毕业,时逢父亲所在的周口地区皮革总厂招工,于是来到皮革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通过从父亲那里学到的许多皮革知识和生产经验,加上自己的不断努力,很快成为技术员,两年后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周口地区派到西北轻工业学院皮革系进修的机会。在大学里,老师讲解专业课的时候,一幕幕生产场景就会浮现在李工眼前,来自制革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李工对制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4年后,李工完成学业,回到原单位,又先后被派到常州皮革厂、上海红卫制革厂学习了4年多的牛皮制革技术;被派到河南新乡制革厂学习了3年的羊皮制革技术。7年多的时间里,李工边学边干,掌握了全面的制革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后被调入河南省皮革协会,为下属的皮革企业做技术服务工作。而同期从周口一同去西北轻工业学院进修的其他学员,则由于各种原因早已改行,只有李工一个人坚持下来,对制革也由工作需要,变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辞职下海、初战告捷
改革开放后,外资不断进入内地,1992年台资老板租赁了南京制革厂,得知李工有很高的制革水平,便极力邀请李工加盟,并提出了优厚的条件。当时家里人极力反对,单位也尽力挽留,但渴望有一番更大作为的李工还是选择了辞职,来到南京制革厂担任总工程师、第一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精良的设备、全新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展现在眼前的是许多惊喜、也是巨大的压力,同时成为了李工前所未有的动力。森达老总拿来香港皮展的样品,当时国内还是空白,见都没有见过。凭借丰富的经验、全面的技术,就像李工说的“产品开发上要胆大包天”,牛皮水染仿鹿皮软鞋面革、牛皮轻修仿全粒面软鞋面革被相继开发出来,国内第一家,并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赢得森达、万里每月100万平方尺的巨大订单,企业获得丰厚的回报,李工也从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成就感。
7年的时间里,凭借国内领先的技术、高品质的产品,让李工在南京制革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拥有了国内领先水平的制革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李工谈起在南京制革厂那段经历时,自豪之情仍溢于言表。
时事变迁、重新创业
1999年台资公司与南京制革厂合同到期,由于某些原因合同无法继续。时逢广东南海正隆制革厂正在招聘总工,很多工程师前去应聘,有朋友与南海正隆比较熟,又知道李工有很高的制革水平,便向企业推荐,希望可以去试一试。当时盛传珠三角来自国内外的工程师的水平极高,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促使李工决定去见识一下,也检验一下自己的制革水平到底如何。比试下来,李工凭借深厚的功底得到企业的认可,于是李工南下广东来到南海正隆皮厂担任总工程师。
南海正隆比较初是一家蓝革贸易公司,多年下来有相当数量的积压。积压的蓝革来自全国各地,路分杂,业内称之为“百家皮”,且多为扁薄空松的松面皮,处理难度可想而知。从事制革技术的人都知道,一提起松面,特别是早些年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头痛,刚开始也确实让李工犯难。但多年来积累的全面的制革技术、丰富的制革经验和迎难而上的性格,在困难时候起到了关键作用。针对蓝革普遍空松的特点,李工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研发出了专门解决皮革松面问题的工艺技术,成功开发出了半树膏(铬植结合鞣)牛皮鞋面革。成革紧实、丰满、柔韧性好,关键是很好地解决了松面问题,成为了当时市场上的畅销产品,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树膏皮流行风潮,各工厂纷纷效仿,南海正隆成了业界榜样,李工也名声大振。
在南海正隆的5年时间里,李工在管理生产、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帮助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虽然李工现在已经离开南海正隆,但和企业老板仍是很好的朋友,仍然会互相探望、彼此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