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1 admin
“中国女鞋教父”:
我曾负债累累
华坚鞋业董事长张华荣历数创业的三起三落
在鞋业界赫赫有名的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是鞋业界比较有成就的一位大陆商人。他的创业历程却是三起三落,甚至落魄到想要出逃俄罗斯,但家庭的责任感让他坚持了下来,比较终挽回局面,成为“中国女鞋教父”。他是如何一次次挺过难关的?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张华荣。
■本期主角
张华荣,1958年生,江西省南昌市人。华坚鞋业集团董事长、总裁,江西赣州华坚鞋城董事长,江西省人大代表,亚洲鞋业协会主席。
张华荣有“中国女鞋教父”之称。他的华坚集团旗下拥有10家分公司,总人数2万余人,是中国比较大的女鞋生产企业。主要生产NINEWEST、EASYSPIRIT、BANDOLINO、WALMART等国际名牌鞋,并拥有COLCO、阿兰德隆、成龙等自主品牌。
■创业家当
白手起家,靠做生意赚来和家里人支持的钱,共计4000元开了第一个厂。
“只要不种田,我什么都干”
1958年,张华荣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麻丘镇厚溪村一个穷苦人家。张华荣的父亲做木工,母亲做裁缝。1958年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全国连续三年粮食紧张,张华荣是吃“米汤”长大的。1965年张华荣开始上学,正遇上“文化大革命”,初中读了没几天就因家贫辍了学。“过去的发展条件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讲,是不公平的。”张华荣认为。
张华荣20岁时当了兵,他想通过当兵摆脱种田的命运,但没有机会,23岁时复员回到家乡。当兵前后,他做过木工、补锅匠、油漆匠,还做过各种小生意。“只要不种田,我什么都干。那时没想过要发财,只要不在农村,就是我比较大的心愿。”
1983年,张华荣贩卖菜籽,赚了几百元。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1984年,张华荣到浙江去贩鞋子,拿到江西卖,攒下了第一桶金。“这样贩卖太麻烦,不如自己做。我觉得浙江的鞋子比我们家乡更先进,就跟他们搞好关系,做了学徒。1984年下半年,我回到家乡,和家里人一起凑了4000元钱自己开厂,买了3台缝纫机,请了8个人,一天做十几二十双‘北京布鞋’。”
张华荣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个厂叫“南昌县麻丘厚溪青春鞋帽厂”。当时整个江西省只有国营和集体的鞋厂,他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民营鞋厂。“那时有一股精神支持着我,一是要独立,不要给别人管;二是不要种田,要赚钱养家糊口。”
“青春鞋帽厂”几经搬迁和更名,改为“南昌华荣鞋厂”,到1991年,“南昌华荣鞋厂”已完成原始积累,有员工200多人,资本超过100万。这时,一个诱人的机遇摆在了张华荣面前。
被骗出来的“华坚”
1992年,一个姓叶的台湾人找到了张华荣,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香港光荣公司”,要与张华荣合作。10月,张华荣和他的“华荣鞋厂”正式与“香港光荣公司”合资。他的名字里有个“华”,台湾人名字里有个“坚”,这就是“江西华坚有限公司”名称的由来。
“台湾人骗了我们。他骗我们买了很多机器,搞了很大的厂房,但他们没有下一分钱,也没有给一份订单。实际上还是我一个人在做。”张华荣笑言,没有想到这个被骗出来的“华坚”,今天还挺有名气的。
当时工厂扩大到员工560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没有订单,苦撑到1994年,张华荣
已经亏得一塌糊涂。这时他不得不走回老路,重新做外销,通过江西轻工业公司接外贸订单。险些“完蛋”的他也特别珍惜机会,每一单的质量、价格、交货时间都严格把关,从不输给浙江人。从1994年到1996年,他又赚回了很多钱。
好景不长,欧共体举起了反倾销大棒。华坚很快笼罩在阴影之下,欧洲订单全部取消。张华荣觉得江西已经干不下去了。
1996年5月,他独自一人带着几十万,来到广东东莞。那时东莞鞋业已经很成气候,是台湾人和港人的天下,张华荣是第一批进入鞋业的大陆商人,他觉得自己找对了地方。他先在东莞设立了办事处,开发打样,接订单。10月,东莞厚街镇白濠工业区倒闭了一家台资鞋厂,张华荣出价100万,把工厂连同机器一起盘了下来,挂牌成立东莞华坚鞋业有限公司。“实际上付不起这么多钱,就只好给他欠账、担保。1998年我卖掉了江西的厂,全部搬了过来。”
负债累累曾想出逃
初到东莞的热情很快被磨灭,张华荣跌入了事业的比较低谷。在江西做的是布鞋,而在东莞要做女鞋,且用上了现代化的机器。华坚没有管理人才,也没有稳定的订单,全靠张华荣自己琢磨,很快负债累累。
1997年年底,张华荣觉得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想到逃跑,想花点钱逃到俄罗斯去。他打了个电话给家里人商量,母亲吓得睡不着觉,大哥把他骂了一顿。他这才明白,逃跑会连累家里人。他打定主意,倒台了就去坐牢,或跳楼自杀,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