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7 admin
赶着改革开放第一班车来大陆探访的台湾商人王文宗,用15年的时间,与女性消费者一起经历了从“外在讲究、内在将就”到内外都讲究的着装观念,“欧迪芬”也与众多本土内衣品牌一起,把文胸这一“舶来品”,做成一个服装行业中备受关注的新产业。
1993年,是王文宗比较黄金的时期,三十几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及行业经验,不安于现状的他做出让同行吃惊的计划——到大陆去做内衣品牌。而当时大多数台湾商人,只是将大陆当成新的加工厂。
“创业时只是看到商机,看到大陆进步与繁荣。但每一个人都不知道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不安于现状的心、敏锐的商业直觉,让王文宗寻找到更广的空间。
三个转型期后“合”字依旧难写
艰苦地熬过了1995-2000年的内衣市场培育期;经历了提升速度比较快的2000-2004年;又与同行们一同推动了2004年到今天的市场转型期,在中国内衣行业的格局逐渐形成之时,欧迪芬已经在全国拥有了千余家店(柜),开发了内衣外穿、中国红、水袋、防驼背等具有历史突破意义的产品系列;也为内衣开辟了全新的文化内涵,打造了“寻衣记”、“内衣文化节”、中华内衣元素创新设计大赛等名片。
翻过这份15年用心血写就的可以用优异来总结的成绩单后,王文宗依然感觉到压力重重:“金融危机对中国服装业的冲击应该在第四季度和明年初更加明显。但对于稳扎稳打做市场的品牌,不会轻易被海啸冲垮,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服装企业也有对策来规避风险,比如说比较大限度地把成本降低,让企业在竞争中有更多的利润。”
作为首批来大陆创业的台商,王文宗十分认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取得的成就,尤其是目睹着中国女性内衣行业在三十年里从无到有、从小手工到大产业的飞速发展过程。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王文宗也希望业内能多关注些盲点问题,为以后的发展扫清障碍:“目前,市场是更加成熟了,但行业对策略整合的关注却很微小,很多企业都讲在成熟的市场中,利润变得微薄了,殊不知,这种微薄往往都是缺少策略造成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女性内衣比较基本的材料:花边,很多花边产品都经历着高价期、饱和期到死掉,为什么?因为很多花边企业在投资设备时过于赶‘时髦’。市场上某一种花边好销,马上全部投资买新设备,都是同一种型号、同一个规格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也都一样,随后,大企业用低价格来垄断市场,小企业可能连投资都收不回,新添置的机器就过时了。比较后行业利润越来越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而上游产业的同质化,更直接影响了内衣品牌企业。在消费市场个性化的时期,低价的无竞争力,高价的进口品让利润缩水。对于内衣行业来说,解决好产业链的整合与企业的策略发展,未来三十年取得的成就会更大。”
短、平、快还是精耕细作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看过了太多中国企业家的“英雄史”、“发家史”、“辉煌史”、“血泪史”,任何一种成功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幸福总是相似,但不幸却各有个的不同,中国服装企业,同样需要总结这三十年来的“不幸”模板,才能有前车之鉴。
谈及15年的经历,王文宗觉得,在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生与死,往往是一转身的距离,但做百年企业的梦想,却从来没有从企业家心中抹去。只不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人过多的期待或设计如何缩短成功的距离,但却没有耐心去精耕细作。
在2004年,欧迪芬巨资推出《寻衣记》得到部分人的认可,但也引起争议,“看不到直接利益的推广活动是成功还是失败?”
但王文宗通过《寻衣记》坚定了品牌要用文化感动世界的信心。“如果你懂得用中华文化当根本,创意当未来,对品牌来说是无往不胜的。没有这些为基础,只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快速成功是不现实的。做企业的人有100个网点的时候,他希望能快速变成1000个,但却没有思考他能否管理1000个网点。现实问题表明,必须要为这些网点负责,那么多员工,要靠企业收入安定生活,那么多加盟商、代理商把自己的事业、人生与你联系在一起。这是责任,不是梦想。”王文宗在讲这些话的时候是在2007年,那会PPG的神话刚刚开始,王文宗关于企业基础的言论,在迅速创富扩张的神话中显得那么微弱。
但今天看来,让服装界触动一时的PPG已成败笔,王文宗再谈起精耕细作,对于总结三十年成就的服装行业来说,接受度更高了很多。“很多企业很小时,希望快速强大,但我感觉适应环境做久同样也很重要。我更喜欢看到,我的品牌存在,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而不是企业从几万件的制造能力到几十万件,或是说厂房从几万平米到几十万平米,机器设备从几百台到几千台,这对我而言都没有意义,都是外在东西。消费者对你品牌的感受,品牌每年所提供的商品、活动、文化、内涵,给消费者绵延不断的影响,软工夫更重要。”
经过三十年的跋涉,成长起来的中国服装企业大多刚性十足,在后三十年,练好软功夫,做久不会是空话。
行业决战“创新”决定未来
15年来,欧迪芬主动接受了两次转型,1993-1997年时,处于创业期的欧迪芬设计团队还主要以台湾为主。设计出来的产品也比较有新意。谈起这段经历,王文宗认为,那时,隐藏在内衣外穿中的创新开始显示作用了:“那时候,我们的产品中有80%都属于内衣外穿的产品,由于它的颜色比较鲜艳,运用的蕾丝都非常好看,大家觉得很新奇,所以凭借内衣外穿,欧迪芬一炮打响,当时非常轰动。由于内衣文化还没有兴起,只要是新奇的、让大家有新鲜感受的东西,就很容易获得市场认可。”
1998年王文宗思考怎么让品牌永续,让企业永续。只有把文化扎根,品牌才有良性的发展。”欧迪芬第一次创办了内衣文化节,市场上众多内衣品牌都开始效仿海外品牌的手段,进行内衣动态秀展示,所有的商场几乎都在做内衣秀,“这样久而久之,有点把内衣低俗化了。当时我就很担心,这样下去是不可以的。因为如果大家看内衣秀看久了,看厌倦了,内衣品牌接下来该怎么办?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路,就是进行文化创新,用文化节的形式,来推动内衣文化对行业的影响,这种思路延续到现在,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欧迪芬所推广的中华元素创新。”
“中国市场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现如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我觉得是社会发展促动的必然反映。”从台湾到上海,经历了内衣市场的数次转型,王文宗一直都在思考、行动、再思考中度过。在追寻文化创新的道路上,王文宗感觉到了企业家的使命。
走过了30年的纺织服装行业,上市、融资对于很多服装企业来说意义非凡,但金融危机下,让我们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到现有发展模式的优劣。
王文宗在计划未来的时候,同样没有忽视文化的作用:“纺织服装企业现在的日子也许并不太好过,但这个行业的决战远未开始,虽然一线城市竞争激烈,但二、三线城市的竞争还没有启动。在未来若干年,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前提是必须要把创新抓得更紧,把文化融入品牌。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根。‘欧迪芬’不喊口号,人生无常,十年后品牌在哪里都不知道,喊什么塑百年品牌?如果不重视文化,没有创新,怎么做好百年品牌?2009年对于欧迪芬来说,会有一个大的突破。如今,我们的品牌文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明年,我们会全面推出一个新的、定位相对高端的品牌。欧迪芬将确立多品牌运营的战略。届时,产品结构更加完整,覆盖的人群也更加广阔,整个集团的盈利能力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