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慧高
嗅觉革命:被重新定义的建材环保坐标系
在家装污染防治日益精细化的当下,「气味」正从模糊的感官体验升级为量化的环保标尺。
建筑材料中挥之不去的刺激性气味,本质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气味警报」—— 它们不仅可能引发眼鼻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更会通过嗅觉神经影响情绪稳态,让居住空间的舒适感大打折扣。数据显示,人类嗅觉可感知低至 0.001mg/m³ 的异味物质,这种敏感性让「无异味」成为建材环保的「第一道门槛」。
如何让气味污染可测、可控?
芬兰 M1 认证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诞生于 1996 年的 M1 认证,源于芬兰「千湖之国」的特殊气候 —— 漫长冬季的门窗密闭期,迫使当地对建材的低释放性能提出严格要求。
“千湖之国”——芬兰
由芬兰建筑信息基金会(RTS)推出的该认证,以自愿性标准的身份,构建了比强制性认证更严苛的环保体系:不仅要求建材施工 28 天后的有害物质释放量趋近极 限值,更通过「人群嗅觉测试」将气味可接受度纳入核心指标,让「呼吸安全」有了双重保障。
M1 认证:化学指标与感官体验的双重严苛法则
在国际环保认证体系中,M1 认证以「嗅觉裁判」的独特定位脱颖而出。其检测逻辑打破传统单一维度,形成「化学分析 + 感官评价」的双轨机制:
化学释放控制:严格限定 TVOC(≤0.2 mg/(m²・h))、甲醛(≤0.05 mg/(m²・h))、氨(≤0.03 mg/(m²・h))及 CMR 致癌物质(<0.001 mg/m³)的释放量,数值标准逼近「零排放」;
气味可接受度评估:通过专业仪器分析与随机人群嗅觉测试结合,要求气味评分≥0.0(以标准化感官评价体系为基准)。
这种双重验证机制让 M1 认证成为全球稀缺的环保标杆 —— 在芬兰,它是绿色建筑项目的标配;在北欧市场,它是低排放建材的「信任背书」。
更值得关注的是,M1 认证等级中 M1 级为最高标准,M2 级近乎空白,这使得「通过 M1 认证」成为建材行业的「环保勋章」。
慧高的环保闭环:从国际 认证到气味实验室的全链条守护
北京慧高建材完成环保认证的「里程碑跨越」—— 旗下核心产品全线通过十环认证外,还通过了德国 EC1【PLUS】环保认证、芬兰 M1 环保认证、法国 A + 环保认证、儿童安全级产品认证等世界八大环保认证,构建起多维度环保防护网。其中,M1 认证的获得,标志着其产品在「气味可控性」上达到全球水平。
为将标准落地为切实的产品力,慧高于 2022 年斥资打造「气味评价实验室」:
技术配置:引入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等国际设备,实现气味物质的成分分析与感官评价同步进行,精准定位醛类、苯系物等致味源头;
质控流程:组建由嗅觉评估专家、材料工程师构成的专业团队,定期按 M1 认证标准对产品进行气味分级测试,确保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路气味可控。
「建材是人居环境的基底,必须以医疗级标准苛求环保。」慧高建材董事长在行业峰会上的发言,道破了品牌 18 年深耕的初心。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到百万家庭的装修场景,慧高产品累计应用面积超 5 亿平方米,其环保标准的进化,映射着中国建材行业从「功能满足」到「健康优先」的转型 —— 当芬兰森林的纯净空气化作实验室里的检测曲线,当 M1 认证的严苛指标成为生产底线,建材的定义正从「建筑材料」升级为「健康空间的构筑者」。
结语:让气味成为环保的「显性语言」
在绿色概念层出不穷的当下,北京慧高以芬兰 M1 认证为支点,撕开了建材环保的新维度:当气味从「主观感受」变为「客观参数」,当建材从「达标即可」进阶到「气味愉悦」,环保叙事不再停留于冰冷的数值,而真正与生活体验深度绑定。这或许正是「品质超越平凡」的深层诠释 —— 不是追逐认证的数量,而是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环保承诺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