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讯

当前位置:品牌网品牌资讯品牌故事

戴森吹风机和吸尘器真的这么好吗?老板都当上了英国首富

2020-05-22 xueyan

导读:专注于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每一个品牌的诞生都是一部辛酸的创业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品牌是如何从创立到发展,从辉煌到衰退,从低谷到巅峰…

近日,《星期日泰晤士报》评选的


2020年英国富豪榜出炉,


发明创业家


詹姆斯·戴森首


次登上了富豪榜榜首。


曾经


穷的饭都买不起的他


有着怎样的故事经历呢?




品牌故事



詹姆斯的父母都在教育系统工作,本应快乐长大的他却在9岁时遭遇了丧父之痛。父亲应为癌症去世了,这使戴森的母亲和三个孩子的生活陷入了窘境。



好在詹姆斯当时所就读的寄宿学校为这个家庭提供了奖学金等福利,允许戴森家的孩子在父亲去世后留在学校。戴森得以在9岁到19岁的10年间,在这所寄宿学校完成了中小学教育。一次,詹姆斯在为学校设计戏剧宣传手册的时候,将翻页式的册子改成了卷轴式,然而校长却不屑一顾。这让詹姆斯明白:改变事物,实现革新,必然要不断对抗他人的阻挠。



进入大学后的詹姆斯最初选择了美术专业,在学习了一年美术后转攻了家具和室内设计。21岁就和美术系的同学“英年早婚”。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里,23岁的詹姆斯转向工程学,在得到了老师的指导之后,联合设计发明了一款海上运输艇,这条运输艇被戴森的东家制造出来,速度是50英里/小时,载重为三吨,当时主要用于石油业和建筑业。



戴森的另一个发明是球轮手推车。当时,刚刚毕业的他,和妻子住在距离伦敦100英里的乡下。在务农时,他看到传统的手推车常被泥泞的地面卡住,就想到要发明一种新的手推车来解决这种窘境。



后来,戴森还为这款手推车申请了专利,并在77年获得了一个设计奖。独球车推向市场后大受欢迎,占据了50%的份额,一年就卖掉了4万5千辆。然而,不久后这个设计被人窃取,美国一家厂商也开始仿造。这使得戴森的独球车未能进入美国市场。



他说:“我的成功,来自于观察那些日常所用的,但一直被认为无法改善的东西,我享受那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愿意付出时间、耐心,并且接受失败”




1974年,27岁的詹姆斯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转让了独球车专利的他获得了20万英镑的资金。




他常与妻子共同分担家中的清扫工作,所有家务里最让他讨厌的事请就是吸尘,因为当时的吸尘器是内置垃圾袋的,因为垃圾袋的排气孔容易被毛絮堵住,导致吸力下降,吸不进袋子的垃圾都滞留在吸尘器里。一开盖子,尘土飞扬,还要自己一点一点收拾干净。从9岁帮母亲做家务时开始就讨厌,一直到成家立业后,这一让人头疼的设计竟然毫无改进。于是詹姆斯准备自己做一个吸尘器。



詹姆斯家旁边有一家伐木作坊,作坊用旋风装置分离木屑。受到这个启发,戴森决定设计一款不需要换垃圾袋的真空吸尘器。



当时,詹姆斯问妻子——

如果有一台不需要换垃圾袋的吸尘器会怎样?

太太说:那就太好了。

詹姆斯又问——

但是不使用垃圾袋的话,你要自己倾倒灰尘毛发,这样也可以吗?

太太说:可以接受,反正即便有垃圾袋,灰尘还是会洒出来。


然而股东却不同意詹姆斯的想法,他们都觉得如果真的可行,那吸尘器巨头胡佛公司早就想到并且做出来了,还轮得到你来?


由于理念的大不相同,詹姆斯被赶出了公司,1979年,32岁的詹姆斯失去了工作,还有3个孩子需要养活,但是他并没有去找新的工作,而是在家专心的研究起了吸尘器。独自行动的“艺术生”要跨界钻研工程技术,难度可想而知。用了三年多时间,他做了5126个样机,每个都失败了。



“有的时候一天测试两个,不对的话就一直做下去。”


这一研究,就研究了5年。5年里,他的债务越来越重,最多时,他欠了银行100多万英镑。全家靠妻子的收入勉强维持着。


"我的妻子边卖画边授课,我们不停地借钱、借钱、借钱。我们开始自己种菜吃,就连孩子的衣服都由她来缝制。"




好在詹姆斯有着强大的内心和坚韧的个性——第5127个样机,成功了。


最开始,缺乏资金的戴森打算把专利卖给大厂。他带着自己的设计,信心满满地拜访了史丹利百得、伊莱克斯、胡佛等数十家欧美知名公司。


“当时的我有点理想主义,觉得那些厂商看到我的设计,一定惊喜地在办公室跳起来。”理工男戴森说。


结果恰恰相反。




戴森先是遭到了厂商们傲慢的对待。其中,胡佛公司最为刻薄。胡佛公司在接见戴森之前,要求他先签署一个协议,同意会面中提到的一切想法都归胡佛所有,否则就不与戴森见面。好不容易见到厂商,对方看过戴森的原型机后,先是对设计表示一番赞赏,之后便客气地送他离开了。原因之一是,厂商觉得用户不会想在倒垃圾的时候,亲眼看到收集起的污垢。原因之二则是戴森不了解的潜规则——更换吸尘器垃圾袋是一门生意,就跟如今更换打印机墨盒一样,厂商出于自身利益要保护旧有的吸尘器市场。



这让戴森失望极了。四处碰壁并没有使他失去斗志和信心,相反的给了他继续前进的勇气。1986年,一家日本的小公司给詹姆斯打电话,邀请他去日本商谈吸尘器的合作事宜。在他飞到日本,开了好几次通宵会议之后,詹姆斯决定将吸尘器技术卖给这家日本的公司,并取名为"G-Force"


这台吸尘器在日本售价高达2000美元,比今天的产品还要贵得多,然而就是这样一台新奇又高价的产品在日本受到了极大的追捧,甚至成了有钱的象征之一。



好景不长,安利公司以意图购买专利为由,要求戴森寄来原型机和设计图。之后,安利擅自使用戴森的技术做出一款新产品出售。戴森不得不起诉安利,以一己之力对抗大厂。这场官司一打数年,直到1991年才以双方和解告终,几乎把戴森拖破产。同时,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市场急速萎缩,詹姆斯不得已,在1992年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戴森”,自己生产销售自己的设计。



“我本来没有想要成为企业家,我只是对产品本身充满热情。但是,与现在成为我竞争对手的那些人见面,浪费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创业路上总是困难重重,风投和银行最初都不肯借钱给他,这也导致詹姆斯本人对金融系统意见非常大,至今都没有上市。好不容易拿到银行的85万美元后的詹姆斯开始在英格兰建立工厂,通过邮寄产品目录的方式做直销。不久之后英国的百货公司也开始出售戴森吸尘器,两年后,戴森成为了全英国最畅销的吸尘器。


2002年,戴森带着真空吸尘器戴森DC07进入美国市场。当时,主流吸尘器的售价在100美元,戴森DC07的售价是400美元。



当时有一位零售商说“戴森不仅售价超出同类,而且几乎全由塑料制成。它的设计翻肠倒肚,透明垃圾桶中可以看到恶心的污垢。如果我是传统吸尘器生产厂家,我才不会为戴森的入侵而紧张。”2002年,戴森在美国的销售额比预期多了10倍,百思买、Home Depot、Sears、Bed Bath&Beyond等家电零售商都开始售卖戴森吸尘器。到2005 年,戴森拿下了美国 20% 的吸尘器市场份额。


詹姆斯本人相信“产品为王”只要做得够好,能解决别人一直解决不了的用户痛点,就一定有人会买单,价格不会成为问题。因此,戴森公司一直很注重对产品研发的投入,比如花4年耗费5000万英镑研发新型电吹风,此后又不断迭代。每周花在研发上的金额高达700万英镑……


其中,很多产品最终都失败了。戴森内部的员工对于正在进行中的研发都会守口如瓶。《纽约时报》的记者曾去参观戴森总部,发现“就算是对自己人,戴森员工的口风都很紧,不会彼此交流手里的项目。办公室的绝大部分区域都禁止入内,样品们都盖着帆布。并且,禁止拍摄工程师的电脑屏幕,在一些实验室里,机器都被盖上了巨大的黑色垃圾袋。”


詹姆斯曾对《纽约时报》说:“人们会想要买一些奇特的东西,只要那件东西有点儿用。”,同时,他也要求员工都用“工程师的思维去思考”。戴森有过很多失败的产品,比如洗衣机。在研发过程中,他和一群工程师研究了多种洗衣方法,努力地想让更有效率的洗衣机实现手洗衣服的效果。那台洗衣机的市场表现很差,他便将其下架。这是商人的思维。但他说,“我享受那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他愿意付出时间、耐心、并接受失败。这就是他说的“工程师思维”:


“我未曾失败,只是发现了一万种无效的方法”。

“你无法从成功中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从失败中可以。”


现在的戴森在英国拥有2万5千英亩的土地,规模已经超过了女王奶奶的资产。

发展历程

1983年,戴森造出了第一台吸尘器样机“G-Force”,并且登上了当年设计杂志的封面


1985年,戴戴森带着自己的产品前往日本,“G-Force”开始在日本销售


1991年,G-Force在日本国际设计大奖


1997年,获得了欧洲设计大奖,是获得这个欧洲设计最高奖的第一家英国公司


2014年,Cool系列戴森无翼风扇获红星奖金奖


2017年,Dyson发售Supersonic吹风机


2018年,在纽约发布了一款名为AirWrap的美发造型产品


下一期你们想看什么品牌的故事?可以留言告诉小编哦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

请耐心等待,稍后会有专员将品牌详情告知您!

立即咨询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我已同意并阅读 《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