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1 angirl
华联与新光三越的分岐原因,与新光三越单方面将“新光天地”的商标注册为家族公司所有有关,华联对此并不知情。在经过沟通协商之后,合资各方比较终同意由新光三越拥有“新光天地”的商标。
中国比较赚钱的百货公司“新光天地”已成为历史。从5月1日起,它正式更名为“SKP”。
5月6日,华贸中心创始人、北京国华置业公司董事长房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首度开腔谈及更名原委。
他并不担心SKP的未来。据房超透露,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从2011年,华联一方就已经逐步行使了经营管理的主导权。台湾新光三越仍保留小部分股权。当年,新光天地取得65亿销售额,超越杭州大厦,成为中国大陆百货业单店龙头,并连续四年保持第一。
现在SKP正在努力向三年内实现100亿销售额发起冲击。
分歧的种子
早在2002年,华贸中心做整体项目定位时,房超曾经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做一个适合当时的市场的,类似于SOHO现代城的产品;要么就做一个比较好的产品,超过国贸。在房超看来,当时国贸是北京比较好的商务区,就是一把标尺。这两者之间没有中间道路可走。比较终,华贸定位为做高端商务中心。
百货是华贸中心比较主要的业态之一。起初,华贸的想法是引进美国第五大道百货。后来推进过程中对方出现了一些问题。房超的目标是做一个好的商场,它能够提供高端服务,但并不会特定服务于某个阶层。哪怕只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进来吃一碗拉面,但是它的环境、服务和空气都是好的。经过世界各地的考察后,选择了北京华联与台湾新光三越集团的组合。
彼时,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零售业有所限定。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3年内全面开放商业零售市场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起,中国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数量和设立方式等方面的限制,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也就是说,外资商业企业已经获准在内地任何地方开设商铺,无需寻找中方合作伙伴。
但双方的合作是之前就谈妥的。2006年3月,台湾新光三越与北京本土品牌华联,以各持股50%的模式合资成立了北京新光天地项目。在合作的过程中,新光三越集团和华联发生了争执。
尽管存在纠纷,但新光天地2008年依然取得25亿的销售额。双方之间会产生分歧,是房超并没有预料到的。但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比较重要的是,作为业主方,一定要保持对租户履约的控制权,即使是在发生分歧的情况下,也要保持正常经营。
SKP,而非下一个新光天地
“SKP”是新光天地Shin Kong Place的英文缩写。为了更名,董事会商量了许久,比较终确定了这一名称。在外界看来,这似乎不无对过往的“留恋”。
据了解,2007年的纠纷和解后,华联方面从新光三越手中购买了合资公司的部分股权,从此控股。2011年所取得的业绩是在华联的主导下完成的。2012年,新光天地单年销售额达到72亿;2014年达到75亿;2014年依旧保持75亿,而大多数百货商场营收持续下滑。
据知情人士透露,华联与新光三越的分歧原因,与新光三越单方面将“新光天地”的商标注册为家族公司所有有关,华联对此并不知情。在经过沟通协商之后,合资各方比较终同意由新光三越拥有“新光天地”的商标,华联新光可以使用该商标至2014年9月30日。
北京SKP的商标在2014年10月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由于新商标的设计制作工作尚未全部完成,在经台湾新光三越同意之后,“新光天地”使用的比较终时效延期到2015年4月30日。
公开资料显示,近几年,台湾新光三越也在大陆其他城市开始布局,先后在苏州、成都和重庆筹划了三个新光天地项目。去年7月31日、8月8日,新光三越与远洋地产联合拿下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的四宗地块,双方将沿用远洋地产与太古地产的合作模式进行开发建设,新光三越负责商业项目的运营。
作为业主方,房超认为,虽然新光天地更名,但几年来经营管理都没有发生变化。相反,他认可华联的管理能力。
去年,SKP完成了地下一层的改造,也对五层和六层做了改造,四层变得更加高端和更具时尚气息。75亿的销售额亦是在六分之一面积关闭下完成的。现在SKP还在做一层北区和二层北区的提升和改造。所有的改造直指一个目标,为了让商场变得更好。
而在房超看来,华贸中心的所有业态,只有“不忘初心”,开发建设与运营为一体,持续提升,做到比较好方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