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讯

当前位置:品牌网品牌资讯品牌跟踪

安踏否认年内开600家 开工厂店解燃眉之急

2013-06-28 admin

导读:近日,有媒体报道,安踏计划今年新增店铺数目600家以消化库存。这一消息让业内人士纷纷质疑。今年8月初,安踏曾表示,因为下半年体育用品行业仍然存

近日,有媒体报道,安踏计划今年新增店铺数目600家以消化库存。这一消息让业内人士纷纷质疑。

今年8月初,安踏曾表示,因为下半年体育用品行业仍然存在库存和打折风险,所以将控制未来的订单量以及店铺拓展速度,稳健增长。

为此,《投资者报》记者致电安踏公司,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00家门店是安踏首席执行官赖世贤在两年之前的表述,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只是放在现在来谈并不准确。但是这位工作人员拒绝透露今年安踏门店数量的调整。

  安踏否认年内开600家门店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安踏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库存高企的情况,安踏也别无他法只能继续回归粗犷扩张时代,以消化库存压力。

但是这一计划与2012年安踏业绩中报中的表述相佐。今年8月,安踏发布半年报财务数据,上半年安踏营业额为39.34亿元,同比下降11.6%;毛利率为16.44亿元,同比下滑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亿元,同比下降17%。

半年报指出,财务数据全面下滑是由于库存居高不下以及产品大幅打折,利润遭到了严重影响。其实,早在7月安踏的2013年一季度订货会上,安踏的订单金额就出现约20%~30%的跌幅。

安踏表示,下半年体育用品行业仍然存在库存和打折风险,所以将控制未来的订单量以及店铺拓展速度,稳健增长。

安踏的工作人员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根据2012年中期报告所述,2012年底安踏店的数目将保持稳定,对开店继续采取审慎态度。”

2012年安踏业绩中报显示,2012年底,安踏店预计为7800至7900家,而截至2012年6月,安踏门店的实际数目是7807家。

虽然,安踏开店明显放缓,但是实际上安踏曾经通过门店的快速扩张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07年到2010年,安踏每年实际开店数量都在1000家左右。门店数的快速增加,也让安踏的销售额快速增长,以超过曾经体育用品行业第一的李宁公司。

据了解,为了加快开店速度,安踏区别于当时其他体育用品企业在全国设立直营分公司的做法,采用“省级分销代理+区域加盟经销商”的方式发展全国销售网络。因此,短短几年,门店数量从几百家到几千家,迅速占领了市场。

不过,现在安踏已经意识到大量开店已经不能为安踏带来更多的利润,而是更关注单店运营效率。“所以安踏去年就提出放慢速度,调整店铺的布局,甚至关闭低效门店,就是针对渠道终端,提高运营效率。”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增加工厂店消化库存

虽然,安踏否认了年内开600家新店计划,但是今年以来,安踏的工厂店却在全国各地纷纷落子。

近期,在广州和上海就有两家安踏工厂店开业。据媒体报道,9月底,厦门泉州鲤城区南环路安踏工厂店进行促销,马上形成哄抢的局面,差点造成踩踏事故。

安踏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这些工厂店主要位于二级或者更次级的商圈内,价格比较低,主要就是消化库存。

“安踏现在新开的都是工厂店,大多数处于非黄金地段,装修也不用达到很高的标准,主要目的也就是消化内存。渠道就好比管道,现在多修建了一些管道,增加排量。其实工厂店李宁也在开,因为李宁比较早碰到了库存问题,开始处理也早。现在安踏也遇到了库存的压力,所以也需要调整。”张庆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对于安踏工厂店的开店数量,安踏的工作人员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目前,工厂店和折扣店大约有几百家。对于工厂店的开设情况,要视乎行业和市场的情况,策略性地增加工厂店和折扣店的数量,但比较重要的还是提升正规零售店的店效和素质。”

不过据一位接近安踏管理层的人士透露,近期安踏开店数量多,主要是因为安踏手里还有不少商铺资源。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一位安踏前管理人员的认同,他表示,因为随着租金成本不断上升,安踏之前曾拿过一些商业地产项目。

虽然增加工厂店可以有效的消化库存,但是也存在隐患。“先解燃眉之急也没错。所以,目前的开店是以清库存为主。但后续这些店铺的发展可能存在问题。现在库存大消化库存,如果库存正常了,这些店怎么办?”一位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孙希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减少正价店,增加工厂店本是左右搏击,但应警惕左右互殴,因为工厂店容易和现有的正价店产生冲突。

“这些工厂店可以开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比较不发达地区,一个是比较发达地区。甚至比三四线都低的地方,避开三线市场的代理商。”孙希说道。

“如果乐观的看,还需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消化,从国际周期12~18个月。但是中国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中国消费者的运动消费习惯没有养成,还需要时间继续培养。企业之间本土同质化严重,需要重新建立品牌个性化。但是这些企业船大难调头,不容易轻装上阵。”张庆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

请耐心等待,稍后会有专员将品牌详情告知您!

立即咨询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我已同意并阅读 《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