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讯

当前位置:品牌网品牌资讯品牌跟踪

福安一少年履约 四年如一日背身残同学上学

2012-09-05 admin

导读:两个人上学,一个人走,福安一少年11岁起背同学上学,四年如一日,期间两人约定:同升一所中学。如今他们的约定成了现实,两人一起升入...

两个人上学,一个人走,福安一少年11岁起背同学上学,四年如一日,期间两人约定:同升一所中学。如今他们的约定成了现实,两人一起升入福安市松罗中学,随着新学期的开始,黄李贵继续背着同学汤华涛,开始了他们的上学路。

“美德少年”履约背身残同学上中学

昨日是松罗中学开学第二天,清晨6时30许,住校的黄李贵已洗漱完毕,在学校食堂吃过早餐后,徒步来到大约1000米外的洋西村。

“李贵呀,饭吃了没,一起吃呀。”6时50许,黄李贵就到了汤华涛家里,汤华涛妈妈热情地喊他一起吃早饭。他则站在一边静静地等汤华涛吃完早饭。

黄李贵说,小学毕业前,他和汤华涛有个约定——希望下学年升学能读同一所初中,这样他还可以继续背汤华涛上学。如今开学了,他们不仅如期升入了同一所中学,还一起分入初一(3)班。www.chinAPp.com 中国品 牌网

“走,上学去了。”7时05分许,看到汤华涛吃完饭、服下药。黄李贵转过身,背对汤华涛蹲下。坐在椅子上的汤华涛趴在黄李贵的背上,双手扶住他的肩膀。黄李贵双手紧紧反扣在背后,站起身,背着汤华涛向松罗中学走去。

11时30分,放学铃声响起后,黄李贵走到汤华涛的位置,背起汤华涛大步迈出教室。“我要自己走走。”快到家时,汤华涛拍了拍黄李贵的肩膀,提出要自己走几步。黄李贵熟练地将他从背上放了下来,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看着华涛蹒跚前行。

“走起路来还是很疼,但我会每天坚持多走几步,希望自己能够跟李贵一起走着去上学。”华涛说,他比较大心愿就是自己能正常地走路。

4年如一日走过1000多公里路

黄李贵和汤华涛的兄弟情还得从四年前说起。2008年9月,福安松罗乡赤溪村的黄李贵刚上三年级,开学第一天,他在楼梯口处遇到了插班来的汤华涛。此时,个头矮小的汤华涛正抓着楼梯的扶手,艰难地挪动着。黄李贵连忙停下了脚步,一口气把汤华涛从一楼背到了三楼教室。

汤华涛原本住在赛岐镇康泰村,四年前随父母搬到松罗乡西洋村,家离学校近400米。但就这短短400米的距离,成为汤华涛迈入校园的障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汤华涛,4岁时又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痛影响了他的正常发育,17岁了身材还和10岁的小朋友差不多。更严重的是,他无法正常行走。

因为这病,汤华涛家陷入了困难之中。父母忙于生计,无法用更多时间来接送华涛上学、放学,无奈汤华涛中途休学了两年。

之后,黄李贵每天准时来到汤华涛的家,默默地背同学到课堂,这一坚持就是整整四年。一学年有40周,除去周末,上学时间约200天。华涛家离学校大约400米,上学、放学,每天四趟,粗略计算,四年下来,黄李贵背着华涛走过1000多公里。

如今他们的约定了成了现实,两人一起升入福安市松罗中学,随着新学期的开始,黄李贵又将继续背着汤华涛去上学。

福安多所学校争相向黄李贵学习

2011年9月,本报率先报道黄李贵的感人事迹后,《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福建日报》等数十家媒体先后对这一事迹进行跟进报道。同年,黄李贵被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授予福建省首届“美德少年”称号。

“在黄李贵的影响下,学校的同学变得更乐于助人了。”黄李贵的母校——松罗乡洋西小学的校长说,有一次黄李贵因为生病,几天没来学校。班上的同学自发结成对子,几个同学轮流去华涛家,抢着送华涛上学。

学习和弘扬黄李贵助人为乐精神的,远不止松罗乡洋西小学。记者从当地教育部门了解到,黄李贵背同学上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市民,福安市多所中小学校也发起了学习黄李贵助人为乐的宣传活动。

其中,福安市德艺学校四(1)中队还以黄李贵为中队先锋,并命名为黄李贵中队,开展了“知李贵、学李贵、做李贵”的宣传活动,倡议同学们助人为乐。

“这两个孩子都很难得。”松罗中学一名负责人说,黄李贵四年如一日背着同学上学,让他们动容;而汤华涛没有因为病痛放弃学习,也值得称赞。该负责人称,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方面学校会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个方面也会倡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争做美德少年。

来源 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

请耐心等待,稍后会有专员将品牌详情告知您!

立即咨询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我已同意并阅读 《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