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1 sh
今年9月,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博物午门展厅展出,参观者络绎不绝、接踵而至只为一览真迹。11月初,见证中美友谊的四副国宝艺术品又走入大众视野,强势霸屏,成为网红级的经典作品。近几年低迷的艺术品市场在持续升温,大众对于经典艺术品的追捧,反映出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已经成为刚需。
精神刚需求接轨市场经济,艺术与商业结合的路线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特别是艺术品的经营,不再局限于现有的模式,不再局限于艺术区,当与互联网融合时,共享艺术便成了文化消费的新趋势。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
文化自信对接精神刚需艺术普及不容忽视
我国拥有5000年的悠远历史,提到文化自信不得不说中国古典文化,这是我国独有的历史精髓,也是文化根脉涌动的活力。无论是反映北宋王都开封汴京市井风情的《清明上河图》,还是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富春山居图》,以及重彩侍女长卷《汉宫春晓图》,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我们区隔外来文化的巨大优势,但这些极具文化价值的作品,又有多少真正被大众认知呢?
回看艺术市场的普遍现象,或是要到博物院才能欣赏到这些作品,或是被少数收藏者束之高阁,普通人能接触到这些画作的机会十分有限。今年9月故宫展出《千里江山图》等著作以飨世人,尽管为大众提供了观赏机会但现场也是人满为患,多日的期盼也只是现场快速的一瞥。大城市尚且如此,在教育水平有限的地区,我们的下一代对民族文化瑰宝更是知之甚少。想要构建文化自信,构建民族自信,如何实现艺术作品的全民共赏,让我们的下一代能比我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这些经典,是实现文化普及的根本。
然而想实现艺术作品共赏并不容易,作品本身弥足珍贵,真迹展出保护成本高,时间有限,尽管现在很多地方设有电子屏幕展窗,但对古典画作来说重在欣赏传统笔墨线条、色彩勾法等完美搭配,很难通过现代电子设备感受气韵所在。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印刷品,这些产品制作成本低品质粗糙,颜色、比例严重失调,不仅不能传递出原作的气韵甚至会让人轻视经典。
共享艺术受追捧租租艺术进入多元化场景
而随着共享经济的出现,经典艺术画作普及这一巨大的精神市场需求,也逐步暴露在资本面前。近期“共享艺术”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网站上,笔者在百度上搜索“共享艺术”,最先出现的是一家名为租租艺术(zuzuart)的画作租赁平台,可以看出其近期渠道动作不少,已经将共享画作引入到了办公区域、高等学府、医院等场景。特别是与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合作,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据悉,租租艺术(zuzuart)的运作模式与以往的“艺术银行”、“艺术品租赁”大为不同,其主要面向TOB市场,采用博物馆级复刻技术,重现原作的真实还原。
共享艺术入驻清华大学理工教学楼
据悉,租租艺术(zuzuart)提供的共享作品中就包含了很多我国经典的水墨画作,通过共享租画的形式,让作品真正融入到环境中,不仅发挥了空间对人群的影响价值,也让广大群众有了触及艺术瑰宝的机会。
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展台
除了入驻企业、院校、医疗机构等场景外,租租艺术(zuzuart)的运作模式还获得了专业艺术组织认可。目前,中央美术学院、国家大剧院、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等艺术组织都与租租艺术达成了合作。相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共享经济也将从满足吃喝用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向富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转型。
“共享艺术”的出现似乎为经典艺术普及带来了新的曙光。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不同,它恰好跳出了现有的物质刚需市场,直指人们的精神需求。作为新兴产业“共享艺术”似乎还没有被广泛认知,但通过租租艺术(zuzuart)可以看出,其实共享艺术的市场模式已经得到认可,渠道覆盖也开始形成,甚至其起步门槛远远高出了以往针对T2C端的共享行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艺术品的经营方式也正在不断创新,以共享经济为商业模式的租租艺术(zuzuart)就是典型代表。它突破的传统的思路,寻找到新的市场空间,以快捷高效的交易方式,将艺术消费推向大众市场,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愿意尝试共享艺术为空间带来的改变,共享艺术也会以更多形式将自身价值发挥到更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