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新闻发布
2016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什么?它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多年来,劲牌人以“树正气、有担当、可持续”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发扬工匠精神,专注于个人岗位工作,踏踏实实,力求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同时也培养了许许多多真才实学、独具匠心的“工匠”。
2016年,劲牌公司首次表彰“劲牌工匠”,鼓励每个劲牌人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工作中。
让我们来认识这些走在行业前列的“劲牌工匠”吧。
图为:童国强为酒体检测准备试剂
“过鼻不忘”童国强 勤学苦练品遍天下美酒
天上星,头顶灯,身边炉灶,四周人声。23日的傍晚,河南开封夜市华灯初上,人声鼎沸。“苦荞酒好喝,劲儿再大点就好了。”“度数可以再高一点,口感再饱满些。”
因为技能专长突出,童国强受公司委派,和劲牌经销商一起,在夜市中穿行,征求消费者对劲牌毛铺苦荞酒的建议。“了解消费者的心声,才能调出市场欢迎的好酒。”童国强以“过鼻不忘”的绝活,保持着劲牌始终如一的优良品质。
两天前品评的酒 过鼻不忘
劲牌公司的荣誉柜里,“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的证书,分量非同一般。
2010年,童国强参加第二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从200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获得“技术能手”称号的湖北藉选手。
现场比赛,竞争激烈。来自全国各大酒厂的200多名高手,只有20名能入围。
比赛的过程,充满挑战。一次端出若干杯酒,逐一品评后,需要按照品质优劣,排出顺序。有时候,还需要从若干杯酒中,找出两至三杯同样的酒。
比较难的比拼,是酒样的反复“回放”。
裁判会在考试过程中穿插端上各种各样风格相似的白酒,有可能在今天上午,有可能在昨天,甚至还有些在前天品尝过。必须找出来,正确写出是在哪一轮、哪一杯曾品尝过。漏掉了不行,错了也不行。
每天品评超过40杯以上的白酒,如何能逐一记住,还要在一两天后“回放”?
无数参赛者,在如此“刁钻”的试题面前,败下阵来。
凭借“过鼻不忘”的过硬本领,童国强总是能够准确无误地说出答案。“作为品酒师,‘盲品’是比较基本的要求。”童国强说,给他一杯酒,只需闻一下,就知道酒的优劣、种类、香型、使用什么曲种、使用什么生产工艺,这需要对各种酒的准确记忆和客观评判。
品酒,是一个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国家白酒评委”“湖北品酒大师”……凭借过硬的基本功,童国强不断创造极致,锻造工匠精神。
不靠天赋靠苦练 练就神技
“过鼻不忘”的神技,是如何练就的?
靠天赋?童国强说,品酒师也是常人,嗅觉、味觉并没有超能力。
靠教授?在车间工作10年,酿酒师傅们只教了童国强基本的知识。
靠什么?“靠的是勤学苦练。”童国强说。
1999年,刚出学校的童国强来到劲牌公司。迎接他的第一个岗位,是到酒厂白酒车间当工人。童国强每天坚持品评车间原酒,练习品评技能。
机会青睐有心人。童国强发现不同季节、不同窖池酿造出来的白酒质量是不一样的,为弄清原因,他开始了之前没有人做过的工作——清香型小曲酒关键风味物质的研究。
历时5年,坚持1800多天,通过日复一日的品评和检测,童国强在行业内首次对小曲清香型白酒的的香味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找出了关键风味物质,完成了《小曲清香型白酒关键风味物质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科研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童国强准备考“国家级白酒评委”。
备考枯燥而乏味。每个周末,童国强躲进品酒室练习品酒技能,逐一品评上百种全国各地的白酒。
品酒主要靠鼻子闻,其次才是尝。“我的酒量只有半斤,如果每种酒都尝一小口,那我每天只能醉醺醺地下班了。”童国强说,为了保护嗅觉和味觉,他不能抽烟,也不能吃太多辛辣食物。
长期的刻苦练习,童国强终于练就了“过鼻不忘”的功夫。
有一次,一名朋友怀疑店里新进的一批某品牌白酒有假,希望童国强帮忙鉴定。酒端上来后,童国强只是稍稍闻了一下,就十分肯定地说是假冒的。店主不信,把货送到质监部门检验,很快证实了童国强的判断。从这以后,童国强的鼻子能打假,在劲牌公司人人皆知。
苦荞酒书写行业传奇 品酒只为酿好酒
作为全国领先的保健酒企业,白酒一直不是劲牌公司的强项。
2009年,劲牌公司的白酒销售进入低谷,年销售额跌至不足5000万元。
劲牌白酒如何突围?摸透了白酒脾气的童国强,誓要酿出好酒。他经常和朋友聊天了解白酒口感,发现清香型白酒消费人群较少,绝大部分消费者喜欢浓香型白酒,并有一定的健康需求。因此,童国强大胆向公司领导提出开发复合香型健康白酒的建议,以满足消费者对口感和健康的需求。
随后,劲牌公司成立了白酒研发项目组,将他接纳为小组成员,一起寻找各种药食同源的药材加入到酒体中,比较终开发出毛铺老酒、大团圆和毛铺苦荞酒系列产品。目前,毛铺老酒和大团圆系列产品,在黄石本地年销量均突破1亿元。
而毛铺苦荞酒,则在全国酒业的“寒冬”中逆势奋进。推出短短3年,毛铺苦荞酒年销售额迅速从零增长到14亿元,单品实现利税近3亿元。
无数次品评、无数次建议、无数次调整……看到自己参与研发的毛铺苦荞酒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童国强心里充满自豪。“国家一级品酒师”“国家一级调配师”,童国强同时拥有这两个职业资格,他不认为这是跨界。“一个好的厨师,首先是一个美食家。”童国强说,调酒师首先也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品酒师,“过鼻不忘”品出好酒,比较终目的,是要为消费者酿造出劲牌好酒。
图为:陈学政正在品酒
“工人评委”陈学政
调酒22年终成技术专家
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精于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
20岁到劲牌公司工作的陈学政,在白酒调配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成为劲牌公司首位“工人评委”。
一天品酒40杯 操作工成了省级评委
1993年,从大冶成人中专毕业的陈学政迈进了劲牌公司的大门,被安排在白酒车间做白酒酿造。次年,他被分配到当时的工程师室,开始接触白酒调配工作,22年过去了,他从一个“菜鸟”成长为一名白酒调配专家。
一瓶酒进行调配,要经过原酒计量、降度、醇溶、调香、加炭、循环、粗滤、精滤等十多道工序,任何一个原酒或调味酒的量比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产品风格。
“有一道工序错了,这批酒就全部废了。”陈学政说,一定要特别细心,他曾四次发现工艺指令单的错漏,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品评是调配岗位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作为门外汉的陈学政,开始跟着当时的技术员王衍学习品评技能。毕业时滴酒不沾的他,一天要品评40杯白酒,仔细揣摩不同酒体的风味、色泽、特色,学习品评知识。
坚持近一年时间,陈学政品一品就能够较快区分不同酒体的香型、度数、产品名称等。
身为操作工,陈学政以技术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断学习,2014年12月,陈学政通过湖北省白酒评委选拔考试,成为一名省级白酒评委。
带出徒弟40个 坚守调配岗位攻难关
“白酒调配技术永远也学不完。”陈学政说。
白酒调配属于操作难度相对较大的工作,易出错,且工作时间不固定,对素质要求也较高。每年车间轮岗,几乎没有人愿意选择,但陈学政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坚持选择调配岗位。
陈学政说,他喜欢这个岗位,喜欢钻研调配技术。看着每一批调配过后合格的酒走向市场,心中充满着成就感。
22年间,车间的岗位陈学政几乎全部做过,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能手。
精益生产是劲牌公司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而陈学政正是车间精益生产的“领头羊”,他积极带领员工开展课题攻关,先后带出的徒弟也有40多个。
以前,活性炭酒尾的回收一直是大难题,回收率低且劳动强度大。一次,在与前来学习人员的沟通中,陈学政突然得到启发,何不利用酒精易溶于水这个原理将活性炭中的酒体“引导”出来呢?
车间迅速成立课题攻关小组,以他为组长主导负责开展提高活性炭酒尾回收利用的课题攻关项目获得了成功,为公司节约近20万元。
2014年,陈学政主导开展了提升车间3号罐区基酒调配产能的课题攻关,将原有的生产能力57千升/小时提升到了现在的75千升/小时,大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焦点课题二等奖。
同年,他参与的《劲牌酒厂提高毛铺苦荞酒调配效率》焦点课题获得2014-2015经营年度公司焦点课题三等奖。
图为:刘诗孝在车间检查生产设备
“早到班长”刘诗孝
酿酒从不做“差不多先生”
2004年进入毛铺酒厂当学徒,2008年当班长,刘诗孝现为劲牌原酒传统工艺生产基地白酒车间的一名班长。
上班早到两小时,下班迟走一个小时,他的这份专注和坚持,紧扣时代需要的“工匠精神”。
从来不做“差不多先生”
2004年,劲牌原酒生态园规模扩大,刘诗孝进入酒厂上班,从一个打过工、磨过豆腐的农民,变成了一名酿酒学徒。
到酒厂上班第一天,看到班长洒曲粉,刘诗孝感觉像打豆腐洒石膏一样,顿时觉得煮酒既神奇又熟悉。不到两年,刘诗孝就成了副班长,轮班时要独挑大梁,出酒率比好多老班长还高。
2008年,刘诗孝成了班长。自此,上班早到两小时,下班迟走一个小时,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管理得好,能多出100多公斤酒。”刘诗孝说,多出酒的关键是要细心,检查要勤快,一点都不能马虎。
对自己的事认真,对别人的事一样如此。箱场管理是酿酒工序很关键的一步。对待车间箱场的管理问题,一些班长到厂上班时第一时间跑去蒸粮,等到快开箱的时候才去看下箱场。
但他每次提前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自己的箱场,有问题先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来箱正常,之后再去做其他的事。
刘诗孝从来不做“差不多先生”。刚当班长时,班组出酒率并不理想,车间管理人员找他谈话。刘诗孝放弃休息,向管理人员请教工艺上的盲点,带领班组将每一个工艺环节管控好,比较终带领班组走出了误区。当月,班组酒率名列前茅。
好学练就过硬酿酒本领
2011年,劲牌公司位于阳新枫林的机械化生产车间正式投产,酒厂组织车间部分班长去交流学习。
当大多数人还在为眼前眼花缭乱的机械设备惊叹的时候,刘诗孝拿起笔和本子,向现场操作的工人请教学习。
参观结束后,刘诗孝陷入了沉思:为何他们的酒率酒质要好一些,我能借鉴吗?
2014年,毛铺酒厂参照枫林酒厂机械化生产的经验,计划对箱场进行升级改造。
按照要求,毛铺酒厂在全厂推广前,先在试验车间进行了试生产,将传统箱场改造为水循环箱场。
刘诗孝得知所有车间以后将会全面推广这些技术,并知晓有班组正在实验生产后,他每天提前上班,去那些实验的班组学习观察,协助这些班组操作,请教一些技术窍门。
后来,在新箱场以及盖糟技术在全厂推广的初期,其他班组还在为盖糟容易发霉、箱场来箱波动大、温度控制多样性等问题而发愁的时候,刘诗孝却受邀作为酒率酒质优秀班组的代表,为这些酒率酒质低迷班组传授经验。
多年来,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刘诗孝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酿酒本领,他每年个人考评都位列前五名,其中有四个第一名。此外,他还带领自己的班组获得“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言论
唯有工匠 方得精品
弘扬工匠精神,才能将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一切企业成功的要素中,人是决定性因素。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精”字,“精”到出神入化,才能树立坚定、踏实的作风,才能追求极致。唯有工匠精神,才能比较大程度激发人的潜力,才能推动事业发展。
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工匠。企业赖以生存的,就是生产更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工匠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臻完美。工匠精神的目标,就是打造本行业比较优质的产品,创造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有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一流产品,企业的竞争力自然提升。
平复社会浮躁,必须有工匠。当今社会,一些人热衷于追求“短、平、快”,眼光更多地盯着眼前利益,容易忽略产品品质灵魂。当一些企业热衷于圈地或急功近利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坚守工匠精神,推动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比较终成为行业翘楚。工匠精神必不可缺的就是认真的情怀和态度,对产品质量认真,对产品细节较真,对产品品质坚守,这是工匠的价值底蕴。唯有工匠的气定神闲,唯有工匠的执着坚守,企业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培植百年企业,必须有工匠。当今世界,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000多家,为全球比较多。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在日本扎堆?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传承不断的工匠精神。经过了60多年的创业,工匠精神已经渗透在了劲牌公司每一个角落。劲牌提出打造百年企业,也必须倡导工匠精神,为企业和社会培育更多精益求精的工匠。
唯有工匠,方得精品。童国强、陈学政、刘诗孝……这些从车间一线走出来的“劲牌工匠”,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代表着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唯有如此,才能不断酿造劲牌精品、擦亮劲牌品牌、打造百年企业。
链接
工 匠 榜
刘胜华:540个日夜调出“参茸劲酒”
1991年毕业于湖北省制药工业学校药物制剂专业的刘胜华,到劲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主导开发出区别于“中国劲酒”的高端产品——第二代强功能劲酒。爱动脑筋的刘胜华,想设计出一个区别于一般酒类,有高雅大方的特征,让人一看、一闻、一尝就心仪的保健酒。经过540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调制、实验,做了上百个样品后,刘胜华终于调制出了自己梦想中的酒体。比较终调香定型的“参茸劲酒”装在一个珍藏的八角瓶中,琥珀色晶莹剔透的酒液,闪耀着梦幻而耀眼的光泽。
杨强:每天品酒品到舌头都麻了
杨强1996年进入劲牌,从此每日与酒相对。2000年,劲牌考虑到企业发展需要,推荐杨强等人参加省级白酒评委评定考试。当时的考试内容书面只占25%,实践占75%。品酒需要高度的敏感,现场环境、器具、空气湿度、噪音等都有可能影响评判的客观性。在集中培训时,杨强着重攻克香型鉴别、质量差和重复再现等技术难关,由于神经高度集中,味觉不断受刺激,一天六七轮训练下来,他的整个舌头都麻了,吃饭没有一点感觉。为了掌握品酒基本规则,他在平时有意识训练自己的反应。随着品酒技术的加深,酒渐渐地变得鲜活了,每一杯酒在他面前,都是丰富的、立体的,充满了生命力。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杨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郑志强:看酒花就能知晓酒的度数
郑志强2001年进入劲牌第一个原酒生态园基地,2011年获评“湖北十佳农民工”。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老班长技术的传承,郑志强的酿酒技术日臻成熟,但他从不满足,总是精益求精。
为了练好“看酒度”,在每次馏酒过程中,他就趴在冷却器边反复辨别不同酒度的酒花及变化特点。为了在不同季节都能掌控入箱粮的来箱老嫩情况,他卷起铺盖、拿起纸笔和测量工具,整整一年都睡在箱场旁。凭借实践磨练和刻苦钻研,他熟练掌握了酿酒生产各道工序的操作技能,成了毛铺酒厂酿酒的技术能手。
来源: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