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文化——时装界永远的“梦”

服装文化——时装界永远的“梦”

更新时间:2013-05-29 浏览量823

全球经济不景气,连上海的出租车司机都会告诉你,老外越发地抠门了。客居上海的老外,理应是Linkin Park这类当红摇滚乐团演唱会的购票中坚,此番却意
百科目录
服装文化——时装界永远的“中国梦”

全球经济不景气,连上海的出租车司机都会告诉你,老外越发地抠门了。客居上海的老外,理应是LinkinPark这类当红摇滚乐团演唱会的购票中坚,此番却意外地仅仅占到全部观众的十分之一,而且专拣最便宜的票子买。而许多带有浓重中国元素的奢侈品和时装,在我们的想象中,亦是针对老外市场。然而在金融风暴的打击下,经营状况又如何?VivienneTam一直想把自己的公司卖掉,ShiatzyChen的店铺似乎门可罗雀,而“上海滩”(ShanghaiTang)的CEO雷富逸先生(RaphaelleMasnedeChermont)却乐呵呵地说自家品牌没问题,并且严正地指出,他们并不是一个向老外售卖“中国梦”的品牌,“在国外卖得好的产品,在中国照样卖得好。我们并没有把本土市场和国外市场区别对待。”

1000年前,马可·波罗从忽必烈那里向西方带去了瑰丽无比的“中国梦”。而今天,“中国制造”在走向世界的山寨产品、以及粗制滥造的廉价产品中,似乎有了点“中国噩梦”的意思。风闻不少国际品牌即便是在中国加工生产,为了保持其产品的美誉度,仍旧不敢打上“MadeinChina”的标签。现代的中国更像是一个暴发户,或是“冤大头”,似乎很难向西方输出自己的独特价值,少数具有世界认同感的设计元素也仍旧盘桓在封建帝国时期,或是中西合璧的Shanghaideco风格。“上海滩”和Shanghaideco之间的渊源,清晰可辨。尽管雷富逸先生一再强调,“上海滩”是个呈现摩登中国的奢侈品牌,却处处可见60多年前的那个夹中夹西的旧上海,一如“上海滩”本身的设计师团队也是华洋杂处,他们互相间很好地平衡了中国元素与西方价值的天生冲突。然而,要处理好这两者间的关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VivienneTam当年初到美国时,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寻找视觉冲击点。而当她初把店铺开到香港时,却惹来香港市民的强烈反对,皆因VivienneTam的这种设计策略只对老外才起作用。而且随着中国日益“与世界接轨”,这种政治波普的趣味也迅速过时了。相较之下,“上海滩”则更准确地把自己从“时尚”的迷思中解脱开来,以安全普世的Shanghaideco风格为基础。

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也曾在本土性与世界性间纠结不已。他们有“蝴蝶夫人”里的巧巧桑,中国有湾仔码头风情万种的SuzieWong。他们的和服和中国的旗袍,在西方看来都是最具符号性的民族元素。在民族文化不够自信的时候,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曾在西方的注视下,自觉采用一种被简单化的民族元素。事实上,许多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民俗大全”的女性,压根就是从事“对外事业”。虽然她们选择了中国元素,其目的仍旧为了取悦他者。

“上海滩”创立之初,确实虏获了大量西方消费者的青睐,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如今,再战中国本土市场,不得不针对本土受众,重新解释“中国梦”。在雷富逸看来,他非常骄傲于“上海滩”中国制造的出身。他以日本为例,50年前“日本制造”也曾是山寨产品的代名词,然而随着日本综合国力的增强,最终跻身世界顶尖产品的行列。从这种意义来看,雷富逸非常认同“上海滩”的世界级品质,足以成为优质中国产品的首开先河者。雷富逸在讲这番话的时候,几乎让人相信他就是一个中国人,而忘了他的法国出身。

猜你喜欢
  • 百科
  • 加盟指南
  • 选址筹备
  • 投资行情
  • 十大品牌
  • 品牌故事
  • 品牌跟踪
  • 品牌专访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