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当前位置:品牌网奢侈品其他

2013年是奢侈品市场严冬?

2017-06-15 admin

导读:“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五年的成长就追赶上了国外半代人的沉淀和变化。”MaxMara、Kiton等多个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合资方金邦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宏在接受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五年的成长就追赶上了国外半代人的沉淀和变化。”MaxMara、Kiton等多个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合资方金邦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宏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概括。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富豪以及中产阶层主导驱动的中国奢侈品市场从起初的处女市场爆发到领军大国,它的成长迅猛得令人咂舌。

从过去每年3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骤降到2012年的7%左右,未来用万宝龙中国区前董事总经理陆晓明的话说:“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进入严冬,而这严冬还会持续一阶段”,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瞬息变化连精明的奢侈品牌都有些迷茫了。

中国本土奢侈品市场放缓

历经五年的爆炸式发展之后,中国奢侈品市场并没有如奢侈品牌预想的那般继续高速前行,这辆消费大车的急刹车着实让它们打了个踉跄。去年上半年,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集团旗下所有业务类别的销售均呈现稳固增长,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却出现了轻微的下滑。LV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在电话会议中说道,“从亚洲到欧洲,公司的业绩有所转变。在中国内地的增长有所减慢。”而英国老牌奢侈品牌博柏利宣布的该集团2012年第一季度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销售增速从上年同期的67%跌至16%的消息更是为中国奢侈品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PPR最新公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该集团旗下各大品牌从2012年上半年到下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速都有所下降,古驰、Bottega Veneta都是如此。

“主要是境外购买在增加。”历峰集团原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顾腾顾问公司创始人Francis Goute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不论是现下春节黄金周从欧洲传来的中国人消费热“捷报”,还是咨询公司调研出的现象:中国人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最大的群体,但中国本土奢侈品市场却在放缓,抑或是如今各大奢侈品牌财报中欧、美市场的增长反超过中国的数据,这些事实都使得一种担忧在加剧:奢侈品行业在它增长最为强劲的中国市场正遭遇挑战。

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进入严冬阶段

尽管过去诸多奢侈品牌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强调,奢侈品牌注重全球市场的均衡发展,但过去中国市场的一派欣欣向荣,难免令这些品牌全球布局的资源向新兴市场倾斜。

但如今中国人的钱却无法留在本土市场,这让过去似乎不关心消费到底发生在哪里的奢侈品牌也着急起来:中国市场那么多门店的增长怎么办?被繁华冲昏头脑而做的高预算导致的高库存怎么办?难道中国市场日后仅仅只是奢侈品牌的展示厅?

布鲁诺认为:“中国人的海外消费热潮还会持续,因为境外游在持续升温,而人民币对欧元、美元汇率预计将继续走高,这意味着奢侈品海内外价差还将保持在一定可观的范围。”在陆晓明看来,如果说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是寒冬的话,那么2013年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进入严冬阶段,并且严冬还会持续一阶段,之后回归到正常的、成熟的消费市场。

从零到三千亿市场规模

刚和家人在意大利过完春节假期的Jerry,为自己和朋友带回了不少包包、鞋子等奢侈品,在国外“豪掷”的她,与几年前那个为买一个LV皮包而省吃俭用的小白领,判若两人。从最初的被身边人士影响出于虚荣心理接触奢侈品,到逐渐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气质的品牌,再到如今随着家庭旅游的增多,在国外购买喜爱的奢侈品牌,Jerry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过程。

国际上奢侈品市场成长的历程表明,人均收入低于1000美元的地区,奢侈品市场很难发展,当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时,奢侈品消费需求开始启动,当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之后,奢侈品消费急剧上升,国外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规律同样在中国市场发生作用。

这期间奢侈品牌疯狂地跑马圈地,为抢占更多的消费者,在占领一线城市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进军二、三线城市,高端商业地产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市拔地而起,如今雨果·波士、阿玛尼、万宝龙等诸多品牌在中国的门店数量都已超过100家;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新进入的奢侈品牌亦越来越多。

更多

我要咨询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电话
手机不能为空
*留言
我已同意并阅读《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