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当前位置:品牌网奢侈品其他

帆船离蓝海究竟还有多远

2017-06-27

导读:帆船到底离蓝海有多远呢? 中国现在大部分的帆船玩家动辄购买的都是大型帆船。在他们看来,小型帆船既不能成为他们向亲朋好友进行炫耀的物质基

帆船到底离“蓝海”有多远呢?

中国现在大部分的帆船玩家动辄购买的都是大型帆船。在他们看来,小型帆船既不能成为他们向亲朋好友进行炫耀的“物质基础”,也不能成为他们日后参加国际赛事的专业装备。无论这种现象是否有悖“常理”,至少那些国际知名帆船制造商很乐于看到这一点。 游艇和帆船运动,作为先富阶层的生活方式,进入中国已经整整10年了。

我还清晰的记得,1998年至1999年,我在深圳筹备并开创国内第一家游艇俱乐部时,对帆船运动和游艇有所了解的中国人,真是凤毛麟角。这其中,大部分是专业帆船赛事的运动员和为他们服务的人员。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因为那时中国沿海一带已经有了不少热衷于消费超级跑车的先富阶层,所以相对来说更高阶的蓝海生活方式,不久后也将进入中国,成为该阶层未来的生活方式。我愿意成为“中国蓝海生活方式”推广者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事实上,这只螃蟹并不如我想象中那样容易得到。

2002年,香港钢铁大王、航海大王为了推动中国帆船运动,赠送给中国航协龙骨型船“中国一号”。这条停泊在深圳浪骑游艇俱乐部的第一条大帆船,事实上也是中国拥有的第一条大帆船。很多年过去,中国当下许多资深级帆船玩家,都曾经上过“中国一号”。例如,深圳现在有19支帆船队,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中国一号”上接受过“启蒙教育”的。

2002年以后,深圳海域显现出诸多新鲜元素,海钓、冲浪、皮划艇等海上运动,帆船赛、摩托艇等海上运动和赛事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但事实上,尽管和英国1662年就举办过国际帆船赛相比,中国人直到2005年才正式组队参加“泰王杯”。随着中国沿海城市的游艇、帆船俱乐部日益增多,本土游艇、帆船玩家也在不断增加。

经过近10年的发展,现在,帆船玩家大都集中深圳、青岛、大连等滨海城市,总体数量不超过四五百人。其中,深圳有十几支船队,这使得深圳成为中国帆船生活方式的发源地和发展重镇。据我了解,虽然中国目前有99家帆船俱乐部和游艇会,但其中比较活跃的只有五六十家。设备齐全、技术专业的则为数更少,不过十来家左右。这是为什么呢?跨越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推广,中国的海洋文化并没有得到真正长足发展。目前,中国沿海城市居民对海洋的感觉,只有海,没有洋,而“海是陆地的边缘”,亲海就是在夏天去海边游泳、晒太阳、吃烧烤。

普通大众的误读,同样是制约帆船与游艇生活方式走向中产阶级。许多人认为,参与海洋活动的经济门槛较高是阻碍它发展的原因。比如玩游艇,除了游艇本身,购买后还需要长期保养:1000元/月的停泊费、雇用船长每个月要2000元-3000元、一年五六万元的保养费用,还不包括意外情况下的维修费及牌照费、航道使用费等,养1艘游艇的价格相当于养3辆汽车。

其实,“游艇是奢侈品”是一种误解,例如买二手帆船,价格便宜,从几万到几十万,很多人都能承受得起。另外,国内海洋配套资源不足,缺少公共泊船空间,使得帆船和游艇消费者要花大笔费用将它们托管于私人俱乐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降低了人们玩船的积极性,这是未来海洋生活方式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瓶颈。

在西方,很多家庭从小培养下一代对帆船的认识,教育他们基础的驾驶技术。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的国外帆船玩家,都是从接触小帆船开始,然后在拥有更好的驾驶技术和经济能力后,开始更换大帆船。这与中国当下的消费情况简直是“南辕北辙”。中国现在大部分的帆船玩家动辄购买的都是大型帆船。在他们看来,小型帆船既不能成为他们向亲朋好友进行炫耀的“物质基础”,也不能成为他们日后参加国际赛事的专业装备。无论这种现象是否有悖“常理”,至少那些国际知名帆船制造商很乐于看到这一点。

我想,只有当中国消费者的观念从淡漠海、忽视海转向真正的亲海、玩海、意识到“海洋可以改变生活”之后,以城市消费者为主导的 “高速航行”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更多

我要咨询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电话
手机不能为空
*留言
我已同意并阅读《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