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当前位置:品牌网奢侈品其他

刘兰:收藏领域中的丰厚斩获

2017-06-25

导读:刘兰 Prada 限量版手袋专为Prada品牌中国上海恒隆专门店的重装开幕而特别设计制作。手袋有三种款式,红、黑两种颜色,仅限量发行36只。在刻有Prada

刘兰

Prada 限量版手袋专为Prada品牌中国上海恒隆专门店的重装开幕而特别设计制作。手袋有三种款式,红、黑两种颜色,仅限量发行36只。在刻有“Prada限量版”字样的吊坠上标注1到36的数字,除了在北京公社的刘兰收藏展,几乎很少可以查阅到与其收藏经历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无论是刘兰高调的身份和异常低调言行的反差,还是对这位几近未知的神秘人物的强烈好奇,都使得这次采访令人期待。雷厉风行、精明与性情兼备是刘兰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那么,也正是因为此种气质才成就了她在实业上的顺风顺水和收藏领域中的丰厚斩获。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1-36的数字之间任意选择。

艺术不曾离开过

刘兰藏品

与某些出于投资目的进入当代艺术的收藏领域的人不同,刘兰的收藏则完全出于对艺术的单纯热爱。这是与她的成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刘兰出生在一个文艺之家,父亲是一位电影导演,母亲是话剧演员。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亲属大院上演的无数场话剧与几百部电影,是留给她童年最深的烙印。实际上,环境的熏陶已经把艺术的种子深入骨髓般植入到她的生命成长之中了。1990年,刘兰去法国留学,这对她的人生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转变。在法国,她最近距离的接触西方的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乃至处于先锋地位的当代电影与音乐,这使她对艺术的理解产生了变化。在当时,也许艺术的历史脉络在她的意识形态中还很朦胧,但在西方的美术馆与博物馆里,刘兰已经潜移默化的造就了自我鉴赏的能力。这作为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成为她归国后收藏当代艺术的一个潜在的必然。

刘兰藏品

几万到几千万

刘兰收藏当代艺术始于1996年,在一个名为“昨天,今天,明天”的展览中,她第一次接触到所谓的当代艺术。说到此,就不得不提到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刘婷婷,也是完全颠覆刘兰收藏轨迹的人。刘婷婷在中国当代艺术史可谓举足轻重,早在1996年,刘婷婷就创办中方圣嘉拍卖公司,开始时仅仅做一些古代艺术品的拍卖,后来与冷林合作,把经营重心转移到中国的当代艺术之上,当时刘婷婷在美国也积累了诸多海外资源,包括尤伦斯夫妇以及希克都是经刘婷婷的引荐才开始把视野投放到中国的当代艺术上,众所周知,他们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海外藏家。在那个略带有拍卖性质的展览上,希克以在当时五十万的天价买走了一张方力钧的代表作品《游泳》,这在当代艺术还没有成型的中国艺术市场,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当然这也震惊着刘兰的每根神经。在1996年,中国当代艺术对于大家而言还是很陌生的年代,也许是当代艺术无可隐藏的激情与视觉的冲击力的感染,也许是这种带有震撼和颠覆性的展览的撼动,审美的完全颠覆,刘兰自此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阵营之中。她的第一次当代艺术收藏也正开始于这个特别的年份,分别以以两万元和三万元人民币购买了洪浩的版画“世界行政地图”(6张)和一张徐累的油画代表作品。从此,她的当代艺术收藏一发而不可收。其实,反观刘兰的收藏经历,不难看出她是一个随性的收藏家。相对于完整的收藏序列和收藏逻辑脉络而言,刘兰却更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审美趣味。不过,收藏素养、品位固然重要,经济实力更是定音之锤,而刘兰却是让人嫉妒的兼而有之,这就造就了她中意的作品志在必得的态度。她几乎不会漫无目的目的去看展览和博览会,而是从其他渠道充分的了解作品,一旦中意就会直接买下。当然,刘兰的收藏绝非毫无章法,她深知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更具有深厚的艺术鉴赏能力,在必要时更会咨询一些专家的意见。

当然,在刘兰的收藏序列中,张晓刚的作品是永远都不可能绕过的。2003年,刘兰以3万美金的价格入手了她第一张张晓刚的作品《记忆与失忆 2004》,这是张晓刚记忆与失忆系列中的一幅代表作品,正是由于这个“第一”,刘兰对这张作品也是倍加珍爱,一直挂在自己住所的最醒目的位置。自此的几年时间,刘兰一直不遗余力的通过画廊、拍卖行甚至是直接到张晓刚工作室购买其各个时期的作品,如《大家庭系列-父亲与女儿》、《天安门》系列是于这个时期购得。2006年,当代艺术市场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价格暴涨,动辄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然而,不论刘兰是否是因何种目的收藏张晓刚的作品,实际上,刘兰也确实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刘兰告诉我,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收藏到张晓刚每个系列中的代表作品。

藏品需要不断的调整与更新

对于藏品流动性的问题,刘兰也直言不讳。“在收藏的过程中,我当然也会‘喜新厌旧’,艺术家的作品在改变,我的审美趣味也在不断的改变,当然会不断的调整我的藏品序列,更会不断的淘汰一些跟自己审美出现差异的作品,再去购买自己更加钟爱的作品。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视觉的思考,而远远超越了视觉欣赏的狭隘范畴,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家人生观、思想、价值、以及信仰问题的体现。一件作品,更多的表达是一种思想性的东西,而一个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变化的。与此同时,收藏家对于当代艺术也是一个旁观者。这很有趣,你既是旁观者,又身在其中,因为你在用你的资本历险。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收藏家不可能一成不变,收藏的作品不断的调整是一种真实的体现。最后留下的,肯定是最好的,也是最珍爱的。”

经济危机不过是一个调整期

谈到经济危机对当代艺术市场带来的影响,刘兰认为艺术市场只不过是在经历一个调整期而已。“这个调整期,与其说是外部的,不如说是市场本身的,就算没有经历金融危机,当代艺术市场也需要经历调整和洗牌。这样精品才会凸显,鱼目混珠的现象才会减少,市场才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而现在,或许是一个机会,往日在画廊难得一见的优秀艺术家精品,再一次的出现在视野里。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抱有投资目的人撤离,作品来源自然也是极大丰富了。”

刘兰是一个坦诚的人,她的生活乃至收藏都透出随性,很少受到外部环境以及价格波动的的影响。刘兰的收藏带有一种知识分子情节,并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艺术本身就是最奢侈的奢侈品,艺术品的消费本身更是对文化诉求与精神移情的双重需要。中国的收藏家往往对收藏抱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但刘兰则不同,收藏对于她而言就像对烟和咖啡的迷恋一样,是一种“瘾”。所以她一直保持着专注于作品本身,“艺术品是有生命力的,她会跟你默默的交流,相处时间长了,就成了生活方式。我把收藏经常比作一次心灵的游历和探险,也许这只是一个开始,我期待着未来带给我无数的未知与惊喜……”

更多

我要咨询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电话
手机不能为空
*留言
我已同意并阅读《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