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当前位置:品牌网奢侈品其他

买国际大牌化妆品可以少掏腰包了

2017-07-02 admin

导读:记者 郭峰 中国一定会成为玫琳凯最大的市场。昨天,玫琳凯公司总裁兼全球首席运营官贺大维再次来到杭州,看到开发区的变化,发出这样的感悟。作为

记者 郭峰

“中国一定会成为玫琳凯最大的市场。”昨天,玫琳凯公司总裁兼全球首席运营官贺大维再次来到杭州,看到开发区的变化,发出这样的感悟。作为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和彩妆品直销企业之一,玫琳凯已计划在中国进一步扩大投资和生产。

国际大牌把厂房开到家门口

玫琳凯在杭州高速发展的历程,是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很好的写照。1994年,玫琳凯投资2000万美元,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了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家工厂。2006年,投资2亿元兴建的玫琳凯亚太生产中心在开发区落成,年产量可达1.8亿件。玫琳凯中国已连续多次登上“全国化妆品制造行业经济效益十佳企业”榜首,去年的销售产值达63.64亿元。

贺大维说,明年玫琳凯将迎来50周年纪念。为此,他准备把美国业绩最优秀的200名销售代表集中起来开会,这个会议的会址就是中国。

中国作为巨大的化妆品市场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国际大牌纷纷抢滩中国化妆品市场的背后,是中国高档化妆品的强劲消费力和增长潜力。就杭州来说,化妆品消费水平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商场销售的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在亚太地区都是销售冠军。如杭州大厦的兰蔻、雅诗兰黛专柜多次刷新全国销售纪录,DIOR专柜的销售也冲到亚洲第一。

国际大牌已不满足于仅从零售市场分一杯羹,纷纷“抢滩登陆、安营扎寨”,把厂房直接开到了杭城爱美一族的家门口,除了玫琳凯,还有高丝、碧雅诗、乐金等。杭州的化妆品制造业务日益兴起,正在成为国际品牌化妆品的生产基地。

 国际品牌首次降价,抢占内地市场

在当前整体下滑的全球经济走势中,中国经济依然平稳增长,这也帮助多数跨国化妆品企业在逆市中继续发挥高端品类和彩妆类的优势,取得不俗的业绩。

不过,国际大牌“高高在上”的形象也正经历改变。自9月1日起,化妆品巨头雅诗兰黛旗下品牌倩碧宣布部分产品降价,其中涉及四款明星产品,调价幅度大的近三成。这对几乎年年提价的化妆品国际大牌来说,是不曾有过的事情。

“此次降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顾客到内地商场的专柜去购买,以便享受更好的服务和保障。”雅诗兰黛集团对外宣称,倩碧此次降价,是为缩小中国内地与境外的产品价差,吸引那些习惯于海外代购的消费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欧美市场,自7月1日起,倩碧、碧欧泉、雅诗兰黛等多个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部分产品提价5%至25%。8月1日起,部分化妆品在中国香港的售价也上涨了一成左右。这种“内降外涨”的现象,也让红火一时的网络代购人士担忧——代购生意难做了。记者对比发现,倩碧降价后,产品价格与其代购渠道价格基本持平。

而在以往,在中国内地销售的国际大牌逐年涨价已成惯例。去年7月,雅诗兰黛、倩碧就曾分别提价。

有资料显示,与去年相比,上半年中国海关进口化妆品的总数量、总金额均出现负增长,幅度在13%—14%之间。化妆品品类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部分国际品牌采取降价策略,可以有效刺激消费。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中国市场的至关重要。

本土品牌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与国际品牌抢占中国市场形成对比的是,本土化妆品品牌开始拓展海外市场。近日,作为杭州化妆品老字号的孔凤春,首次实现出口,订单来自土耳其,价值总共约15万美元。

孔凤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初次走出国门,没少经历波折。不仅要克服出口报批、检验检疫等多道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出口程序,产品还必须入乡随俗,不但更换了新的包装,标识和说明书还特意加上了英文与土耳其文。同时,考虑到气候环境的差异,出口的产品还特别做了工艺的改进。

据杭州化妆品协会介绍,杭州地区已有化妆品企业约60家。近年来,许多本土企业频频组团亮相“亚洲第一展”——中国国际美容化妆洗涤用品博览会等展会,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不过,与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产业相比,杭州要做大本土化妆品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业内人士分析,从现状来看,我市化妆品企业规模总体偏小。除了外资企业外,产品档次普遍较低。相较于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对品牌宣传的投入之大,国产品牌在国际上的形象仍显得非常弱小。同时,产品的单一化、科技含量低以及制作工艺简单粗糙,也制约了本土化妆品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如何在国际大牌的“包围”下形成差异化竞争,是本土品牌面临的现实课题。

更多

我要咨询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电话
手机不能为空
*留言
我已同意并阅读《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