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当前位置:品牌网奢侈品其他

生命不过是一场旅行

2017-06-23 admin

导读:访《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作者袁田 拿云 26岁女生独自行走印度,83天11个城邦,5531公里,分享收获爱、勇气与心灵成长的真实经历,一次让你放弃预设

访《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作者袁田

拿云

26岁女生独自行走印度,83天11个城邦,5531公里,分享收获爱、勇气与心灵成长的真实经历,一次让你放弃预设,学习接纳和领悟的心灵之旅。畅销书《印度,去十次都不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本报为此专访了书的作者袁田,听她向读者讲述这次难忘的心灵之旅。编者

记者:你是80后,是金融学硕士,印度之行之前,你应该是一个乖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假若没有这次印度之旅,你的未来可能会沿着什么样的轨迹往前走?

袁田:其实从大学开始,我就不算乖,大学室友们都了解,我应该是系里翘课最多的几个人之一。我也没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什么来了,我就接受什么,即使那东西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如果没有这次印度之行……在24、25岁的时候我还挺想结婚的,觉得朋友们都结了,那我也想赶紧结了。因为周围的人都着急,整个社会渲染的氛围也是,女生在27、28岁还没结婚,就是剩女。所以我可能头脑一热、牙一咬,就把婚给结了。但以后还是会爆的。

记者:在26岁的时候,你放弃了体面的工作,舒适的生活,独自走进了印度,请问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萌生了这个念头,这份勇气从何而来?

袁田:不是勇气,是厌倦。工作了三年,可以说是幸运,每一年我的收入数字都增加得很快,我见到了很多很富有的人的生活状态,也见到了许多人在面对金钱、声名、诱惑时对自身失去把握的样子。我看到之后,知道如果自己努力,或许也可以到那个位置,但是那个画面跟我不符合。我不会为那样的自己骄傲。我知道和我自己符合的画面大概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其实没有放弃什么。我从这种放下中获得的更多。

记者:书名取为《印度,去十次都不够》,可见你对这次印度之行相当怀念,当初决定走出去的时候,为什么选择印度?

袁田:其实这本书的原名叫做《印度,香缇香缇》,但是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听起来都太文艺、太晦涩,上市推广起来也会比较拗口,出版方采用了现在的这个名字。就我自己来说,如果真的可以做到完完全全不留遗憾的,彻底的一次,就够了。我对那次印度之行本身没有什么怀念,因为想经历的都经历了,还附赠给我无数的惊喜,它不可能再更好了。如果说还有怀念,那是对人。

至于选择印度,其实没有太多原因。许多信息都很凑巧的在同一个时段出现,指向的都是印度,而且印度便宜,签证的时间也长。

记者:没到达印度之前,你对印度是什么样的印象?当你深入了解后,这个印象有什么样的变化?

袁田:没去之前,对印度的印象应该是中等偏糟,可能也是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对于印度这个国家一直存在一定程度的有色视角,这也是很正常的。就像反过来,印度人对于我们也有一定程度的误解一样。但是旅行这件事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会越来越淡化自己的立场和身份,而是学着去用开放的心态去体验,不去主观分别它的好坏。印度是一个没办法用一个单一的词概括的国家,她有无数让人惊叹的地方和无数让人诟病的地方。但是我爱她。

记者:短短83天,你走了11个城邦,5531公里,你觉得旅行的意义在哪儿?

袁田:旅行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吧。生命的意义在哪儿呢?生命也不过是一场旅行。

记者:这么长的时间和地域跨度,途中你怎么样排解孤独和害怕的?

袁田:其实自己真正一个人的时候,既不会孤独,也不觉得害怕。相反当你自己散发出平和的能量时,会吸引很多人来和你接近,所以我这一路一个人的时间还真的不多。

独自旅行的人一定都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和自己独处的人,也懂得享受这种独立的完整性。如果是害怕一个人的人,建议还是搭伴同行,不要勉强自己做和自己不一致的事情。

更多

我要咨询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电话
手机不能为空
*留言
我已同意并阅读《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