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当前位置:品牌网奢侈品其他

马尔代夫酒店断游客热水 律师称违反伊斯兰教法

2017-07-02 admin

导读:事件回顾 一条马尔代夫度假村歧视中国人的微博近两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据美国《纽约时报》10日报道,马尔代夫一高级度假村停止向中国游客供应热

事件回顾

一条“马尔代夫度假村歧视中国人”的微博近两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据美国《纽约时报》10日报道,马尔代夫一高级度假村停止向中国游客供应热水和电热水壶,以免他们只吃泡面而不去餐厅消费。

报道称,马尔代夫北部一家五星级度假村“伊露薇丽岛”海滩度假村的客服经理张建科透露,有当地人甚至说中国的简称“CN”是“cup noodle(泡面)”的意思。他在微博上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新总经理要求他们撤掉所有中国游客房间内的热水壶,而欧洲游客房间里的热水壶则保留。

赵建科清楚地记得,过年前有一位老太太到岛上旅游,肠胃不舒服,想喝热水,总经理的回答却依然是“不能提供热水。”

目前,围绕马尔代夫度假村歧视中国游客的话题在微博上拥有近2000万条讨论数量,“马尔代夫”一词也因此登上微博时事热搜榜的第二名。网友们对马尔代夫五星酒店的行为感到愤怒,他们呼吁抵制这家度假村,并要求其向中国人道歉。

有网友表示,出国旅游带几盒泡面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仅可以在劳累时免除外出就餐的麻烦,也可以省钱,特别是对一些岁数大的人,可以缓解一下连续几顿吃西餐带来的肠胃不适。

对此,伊露薇丽岛海滩度假村发表官方声明称,这些指责是“恶语中伤”,他们并未对中国游客区别对待。声明说:“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我们一直热烈欢迎中国游客入住。”发言人琳达·皮特里解释说,“由于游客煮东西吃导致热水壶损坏,度假村确实撤走了房间内的一些损坏的热水壶,这只是常规维护。”

律师说法

马尔代夫度假村侵犯游客公平消费权

北京建诚律师事务所刘利伟律师认为,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对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规定基本上是属地管辖即使用当地法律,马尔代夫实行的是伊斯兰教法,该法在民商活动中历来强调公平买卖、正当取利;同时反对见利忘义、弄虚作假。

由此可见,马尔代夫度假村在事件中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消费权,显然度假村的行为是违反其法律原则的。

在当地消费的国人应该向其旅游主管部门以投诉的方式主张自己的权利。

“作为一个中国人,听到国人在境外受到歧视待遇,我感到非常愤慨!”刘丽伟律师认为,国内声势浩大的舆论氛围能对该事件产生积极作用。

消费者自购热水旅行社应买单

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刘家辉律师表示,提供热水或者热水壶被认为是酒店行业通行的默认规则,“就像酒店必须为旅客提供被褥一样,根本不需要法律规定。”

针对酒店不向中国游客提供热水,但保留欧洲游客房间内的热水壶,刘律师认为,这家度假村的做法存在消费歧视行为,按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1条和第14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但是,这类问题只能规范国内的商家,而这个事件发生在马尔代夫,我国的法律无法约束马尔代夫的酒店。

消费者如果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向签约旅行社追究赔偿。因为根据我国消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刘律师认为,根据规定,酒店违反了这个行业通常的交易习惯,对于跟团旅游的游客,消费者与旅行社之间存在合同行为,可以要求旅行社出面交涉。如果旅行社没有履行义务,或者交涉后酒店依然不能按照行业同类标准提供服务,那么旅行社方面就存在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以向旅行社追究赔偿。

刘律师解释说,赔偿范围指的是消费者的直接损失,例如游客在酒店房间内无法喝到热水,于是外出购买热水或者热饮料,旅行社需要按照消费者的实际经济损失支付赔偿。

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另外一个途径维权,即向当地旅游管理机构投诉。酒店拒绝提供热水属于“服务不到位”,马尔代夫当地管理部门应该有义务规范酒店的行为。刘律师说,“尊重消费者人格是商家的义务,相信马尔代夫不会纵容这种风气。”

更多

我要咨询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电话
手机不能为空
*留言
我已同意并阅读《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