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6 admin
它们是闻名于世的经典建筑作品;它们的建筑风格与结构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本期我报驻外记者以他们的笔触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些建筑,一些与城市密不可分的建筑。
法国巴黎圣母院: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标志。
记者 彭梦瑶 巴黎报道
说到巴黎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市中心塞纳河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它也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之一。在它之前,欧洲的教堂建筑大多笨重压抑;在它之后,以它哥特式的高直为蓝本,欧洲的教堂开始拥有了轻巧的拱顶和敞亮的空间。
巴黎圣母院坐东向西,其高峻的外形、耸直的钟塔和尖顶与巴黎市政厅和罗浮宫隔河相望。它最著名的“标准照”是其西侧的主立面,每年到此的1300万游人当中不知有多少以这一长宽比例接近1:0.618黄金分割的矩形立面为背景,摄下留作纪念。
细观这一立面,人们很容易被其结构严谨而不失节奏变化的巧妙构思而折服,直线与曲线、石材与彩色玻璃交相辉映,奏响巴黎圣母院一个个美妙和弦。
正立面被竖向的壁柱和水平的装饰带等分为9个同样是黄金分割的小矩形区域。最下层3个拱门每个的上半部均饰满工艺精美的宗教题材雕塑。
分割底层与中层的是“众王廊”,基督教《圣经》旧约中记载的28位君王雕像在此一字排开。往上中层内最抢眼的便是中央的“玫瑰花窗”,一块块刻画圣经故事的彩色玻璃围绕圆心层层拼接,构成直径近10米的圆盘形花窗。从中层上端的雕花石栏装饰带再向上,便是上层两侧的南北钟楼了,那里正是大文豪雨果笔下《巴黎圣母院》中敲钟人卡西莫多的栖身之所。
巴黎圣母院1163年奠基,1345年竣工。无数设计师和工匠近两个世纪的心血汗水造就了这一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此后,圣母院一度破败,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一书引起广泛回响,促成了1844年起20多年的修缮和今日风貌的定格。
不少游人花上几欧元,再爬上300余级台阶,从圣母院的钟楼尽收巴黎于眼底。两座钟楼间可见教堂中庭高耸的尖塔,塔顶距地96米,给人直上云霄之感。塔顶藏有据信是耶稣遇难时戴过的荆棘花冠等圣物,为巴黎圣母院平添了神圣和庄严。
巴黎圣母院见证过法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时刻,圣女贞德的冤屈在这里洗雪,拿破仑在这里加冕,二战中巴黎的解放在这里纪念,戴高乐将军的国葬在这里举哀……历史的厚重与圣母院今天的辉煌相得益彰。
进入圣母院教堂内的游人在庞大空间、高耸屋顶所造就的肃穆氛围影响下,总不免下意识地轻轻放慢脚步。几列直通屋顶的石柱将教堂空间分割,狭窄的柱间距让屋顶看上去更高,仿佛直通天国。教堂内部集西方古典艺术于大成室内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作品、管风琴音乐在此无所不有体现。
教堂内部各种人物雕塑栩栩如生,不逊于任何博物馆中的收藏。数个世纪过去,巴黎圣母院几经变迁,曾经收藏于此的画作也多遭变故,但仍藏有十余幅17世纪的大型绘画,参观之行也是赏画之行。教堂四面美轮美奂的五彩玻璃窗则是法国手工艺的巅峰之作。
看完正立面和教堂内部,许多游人在巴黎圣母院的行程到此为止。不过,若多留一点时间,绕到圣母院的后方,会发现一片意想不到的天地。
圣母院后面是一处称为“约翰二十三世广场”的小花园。与圣母院数步之遥,但少了游人喧哗,多了绿荫的清幽和日常的闲适。花园正中一眼人工喷泉流水潺潺,孩子在树下荡秋千,老人在长椅上读报,小狗在草地上撒欢儿……
参观巴黎圣母院的最佳时间之一是夏日的傍晚。巴黎的夏天绿意盎然,夜短昼长。晚上九、十点钟,夕阳西下,清风徐徐,圣母院广场前的女郎们裙裾摇曳。落日余晖映照之中,一尊尊雕塑、一段段纹饰闪现出金丝绒般的光泽。
7月和8月,圣母院每周有6天开放至晚上10时30分。每晚9时30分起,院中殿还拉起半透明的轻纱屏幕,放映圣母院主题纪录片。在圣母院观看圣母院的故事,也是一种别致的体验。
芬兰波尔沃的木屋:与古城相得益彰
记者 赵长春 赫尔辛基报道
沿芬兰南部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路向东,距首都赫尔辛基50公里,是波罗的海沿岸的古城波尔沃。最近一个初夏的清晨,我们搭船去看波尔沃有名的木屋。
建于13世纪的波尔沃是芬兰仅次于古都图尔库的第二古城,人口不到5万,古朴的建筑风貌遗留至今,有“木制建筑博物馆”之称,风景如画。
船从入海口缓缓驶入当年海运船队行经的波尔沃河航道,进入老城区。波尔沃河两岸绿树成荫,最抢眼的是临水一排红仓房。这些木仓房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波尔沃最富特色的建筑群。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来自欧洲大陆的葡萄酒、香料、咖啡和烟草等货物储存在波尔沃的仓房里,然后运往芬兰内地;产自芬兰的皮毛、黄油、木材、鱼干和亚麻等商品则从这里运往国外。仓房贸易带来繁荣,波尔沃在16世纪已成为具有完全进出口权的重要港口。
18世纪末,为欢迎瑞典国王来访,木头本色的仓房被波尔沃人用赭红色油漆粉刷一新。此后的200多年,红仓房得以定期维修粉刷,从而完好地保留下来。如今,这些红仓房作为住宅或仓库还在使用,并成为古城波尔沃的地标建筑之一。
隔岸相看,绿树环抱的红仓房倒映在河水中,优美别致,这是许多外国游客拍照留念的选景。抬头望去,红仓房上方依山而建的波尔沃古城全貌尽收眼底。赭红色、淡黄色和浅灰色的木屋配以醒目的白色门窗,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山坡上。波尔沃的另一地标大教堂则高高伫立在建筑群之中。
大教堂富有北欧建筑风格,顶部两侧的斜面陡立,正面三角形白色墙体上用红砖拼砌出图案,图案下方是高大的拱门。
建于13世纪的波尔沃大教堂最初也是木结构。人们如今所见的石结构教堂是15世纪重建的。波尔沃大教堂经历多次战争和大火的破坏,作为芬兰最著名的古教堂之一,也多次进行过修复。最近一次灾劫是在2006年5月底。教堂起火,屋顶焚毁,于2008年7月修复。
从大教堂顺坡而下,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延伸至小城,也仿佛回到了悠远的中世纪。一条条宁静蜿蜒的小巷四通八达,两边排列着一个个古朴的木屋院落。透过木栅栏,可以看到庭中的鲜花和草坪,以及家家户户窗前各种手工制作的精美装饰物。沿巷两侧,还有不少传统韵味浓郁的咖啡馆、餐馆和店铺。人们坐在老式餐桌前,或品咖啡,或饮啤酒,悠然自得。这些老木屋归私人所有,但芬兰法律规定房屋维修时外观只能照老样子,不得随意改建。
据说,芬兰许多著名诗人和艺术家都在小城住过,这是波尔沃“诗人之城”之称的由来。19世纪的芬兰民族诗人鲁内贝格住了40年之久,在此完成了他一生的大部分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芬兰国歌的歌词。鲁内贝格去世后,他的故居经过修缮成为芬兰的首个故居博物馆,于1882年向公众开放。故居内的许多物品,如工艺品、座钟、猎枪和瓷器等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真实展现了当年小城居民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今天,鲁内贝格夫人喜爱的花草仍然茂盛地生长在庭院周围。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世界上出镜次数最多的大桥
记者 李宓 旧金山报道
天使岛在左,恶魔岛在前,海湾大桥如一条银色的弦线穿过金银岛,背景是层次分明的山城旧金山。
四周的美景令人赞叹。然而,如果背靠太平洋(601099,股吧)回望旧金山湾,你会发现这里最美的景观其实是金门大桥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代的建筑奇迹。
建成通车74年来,严酷的环境天天考验着这座大桥:金门海峡时速可达112公里的强劲海风,巨大的昼夜温差和常年迷雾,在地质运动下不断扩大的海峡宽度……但即使是1989年一场里氏6.9级的地震,也未让大桥遭受丝毫损坏。
今天,长2737米的金门大桥早已不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索吊桥,但它的简洁、优雅和特别的颜色,依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70多年的岁月洗礼,更给它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文化魅力。美国著名的弗罗默家庭旅行指南评价说,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美、出镜次数最多的大桥”。
来自北京、在美国自助游近3个月的中国游客曹杰说,金门大桥是他见过的最壮观的大桥,无论从观景台远眺,还是坐游轮从桥下穿行,都是在美国旅行不可多得的体验。
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帕特·纽曼说,他第一次到金门大桥是个阴天,大桥的上半部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强劲的海风让人感到脆弱和渺小。这次他有幸遇上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橘红色的大桥一览无余,让人不由感叹建筑师和工人的智慧和努力,感叹他们如何在上世纪30年代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已近古稀之年的旧金山当地居民拉里·贝尔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充满各种符号和象征,人们从符号中得到自己的领悟。金门大桥好像陪伴我多年的亲密爱人,永远带给我镇定和慰藉。”
2012年5月将是金门大桥建成通车75周年,负责大桥事务的金门大桥高速公路和交通运输区于今年5月启动为期一年的倒计时庆祝活动。该区总经理丹尼斯·莫里汉介绍说,金门大桥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约1000万人次,但大桥周围为游客提供的设施十分有限,甚至没有对金门大桥历史、发展及现状的具体介绍。
管理部门目前计划在大桥南侧建立一处临时游客中心,除提供咨询服务外,还将展出现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长3.8米的金门大桥原始模型,以及为大桥打进最后一颗铆钉的射钉枪等珍贵历史物品。
莫里汉说,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28日,旧金山市将举行75场讲座、表演及其他文化活动。2012年的5月26日和27日正逢周末假期,在金门大桥海滩边的克里西草坪,将连续举办活动,让全世界游客和旧金山市民一起庆祝金门大桥75岁寿辰。
Dior2018夏季男士系列,此次用了比较清新的风格,符合夏天清爽的感觉。现在此系列精品店有售。...
2018-04-09 中国品牌网Wen
上海K11香奈儿街机馆将在4月12日-23日开出,共计有4款真实游戏:ROUGE COCO GAME复古像素游戏、THE BUBBLE GAME抓娃娃机、THE BEAUTY RIDE赛车游戏、Take Your Chance寻找幸运香水。...
2018-03-28 中国品牌网Wen
针对瑞士奢侈品Bally的争夺已经接近尾声,不过市场再度传来意外声音,去年中中国奢侈品市场跑出的“黑马”。...
2018-02-06 中国品牌网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