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当前位置:品牌网奢侈品其他

黔山更多彩

2017-07-10 admin

导读:贵州,因山水奇秀被誉为公园省,又被誉为文化千岛。 文化体制改革波潮涌起,贵州岂容机遇擦肩而过。 文化与资本、文化与科技正在加快融合。今年2
贵州,因山水奇秀被誉为公园省,又被誉为“文化千岛”。

文化体制改革波潮涌起,贵州岂容机遇擦肩而过。

文化与资本、文化与科技正在加快融合。今年2月,抢占电话语音增值和音视频娱乐社区服务国内制高点,贵阳朗玛信息(300288,股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一举实现贵州省企业在深交所创业板零的突破。

    国企民营共奏“交响曲”

  今年国庆节前夕,在著名指挥家陈佐湟的指挥下,贵阳交响乐团又为音乐迷奉上了一场《祝福祖国》交响音乐会。

  贵阳交响乐团作为全国第一家“民办公助”的民营交响乐团,自2009年9月公演以来,平均4天一场音乐会,百元以下票价占五成。每年由贵阳市政府向乐团投入200万元购买服务,免费提供贵阳大剧院的音乐厅给乐团使用,星力集团每年投资1000万元运营。企业注资、政府购买服务,自主经营的体制让乐团如虎添翼。他们在全球招募演奏员,刷新每个演出季节目单,高水准的乐团吸引了陈佐湟、李心草、刘云志、简栢坚等音乐名家担纲指挥和出任乐队首席。

  如今,欣赏交响乐已成为越来越多贵州人业余生活的新选项。“高水准低票价在一个省会城市做音乐普及,每场音乐会的上座率从曾经的六成,上升到现在的九成多,已接待观众超过10万人次。”从北京来的贵阳交响乐团副团长韦程说。贵阳交响乐团不仅被专业乐评人誉为中国交响乐的“黑马”,而且也成为贵州省一张颇具品位的文化名片。

  贵阳交响乐团是贵州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新生儿。贵州省2006年8月踏上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征程,2008年加速推进,2009年攻坚克难,2010年全面铺开,2011年主体任务告捷,如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竞相发展,国企、民营花开并蒂。

  在动漫、游戏、图书、影业等文化领域,贵阳熠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贵州青年影视文化中心、西西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顺兴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永吉印务有限公司等民营经济实体表现活跃。

  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贵阳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今年已经是第6届,积累了大量作品、人才和市场资源。吸引全国数十家民营动漫企业的贵阳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园,通过与亚青动漫大赛平台合作,着力构筑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四大价值链”,“文化、科技、资本”相融合的数字动漫产业发展新路已初见端倪。

  科技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2008年底,贵州省政府副省长谢庆生到省图书馆调研时提出:建立贵州省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数字资源共享服务。运用先进的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采取“边建设、边投入、边服务、边完善”的建设方针,一个面向全省公众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贵州数字图书馆开通了。每一位公民在贵州省任何能上网的地方,登录贵州数字图书馆或“掌上贵图”的网站,都能免费获得数字资源的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和知识导航等服务。

2009年9月28日,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的贵州数字图书馆,相当于1350万册图书资料在网上免费供公众阅读。正式运行以来,累计访问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依托数字图书馆,贵州省先后组织实施了“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数字农家书屋”等公益文化项目,创建了我国首个移动图书馆“掌上贵图”。“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每天有1万多位读者访问。贵州数字图书馆作为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是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中较早探索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的数字图书馆之一,是国内第一家全省范围免费开放的数字图书馆,是国内唯一采用“IP+账号”向全省公民提供数字资源免费服务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是国内第二家开通区域性数字资源整合服务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内第一家升级扩展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数字图书馆。

  “多彩贵州风”吹向世界

数年间,从夏到秋的每个傍晚,贵阳大剧院前,四五十辆大型旅游车如约而至,1200个座位的剧院座无虚席,荟萃了贵州省各民族文化精华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天天上演、场场爆满。截至10月10日,演出场次被刷新到2047场,吸引了200多万国内外观众,从2011年至今演出总收入达5000万元。

《多彩贵州风》创造了多项贵州之最:起步最早、运行时间最长、政府主导与企业主营最为融洽,市场化程度最深、本土文化与旅游融合最成功。2006年启动之时,借鉴国内旅游大省形象代言节目的他山之石,贵州立志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节目,推动贵州旅游文化快速起飞。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强力主导下,破解机制不活、资金奇缺、人才不足几大难题,引入民营资本新建一个市场主体作为运行平台。这一举措集合了文化演艺部门、新闻媒体、企业的优势资源、优质人才等社会各方力量,瞄准旅游市场,用极具贵州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歌舞为载体,打造原生态和现代文化相融的《多彩贵州风》。

其间一波三折,以贵州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坚持不懈探索出“政府主导、文化为魂、旅游造势、产业深耕”的前行路径。《多彩贵州风》终于锻造成为宣传贵州的新名片,也成为国内演出市场的一个重要品牌,荣获第3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奖,被国家文化部定为“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2010年荣登《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在7年的时间历经3次刷新和打造,踏遍全国29个大中城市巡演,出访英、美、法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风靡海内外。

《多彩贵州风》的成功,仅是贵州省文化品牌打造进程中的一例。文化体制改革历6年之功,改革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创新业态,重塑重生的市场竞争主体,在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提炼民族文化的新内涵中,不断赢得发展空间。

省歌舞团的力作《天蝉地傩》独揽“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大赛”3金1银大奖,斩获第13届“文华优秀剧目奖”,在国内巡演,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项目;省花灯剧团凭借大型花灯剧《月照枫林渡》,一举拿下第2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的多项大奖;省话剧团的《天地文通》首次入选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出演澳门等地,并获文化部2012年舞台精品资助项目及50万元资助奖;省杂技团开发精品剧目在日本演出取得了成功,并远赴加拿大开展商演。贵州京剧院开创全国实现同城同一艺术门类专业院团整合的先河,演出预约排到一年后。

从2009年至今,贵州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总计30余件(次)。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有71件、76件、46件精品佳作获得《文艺作品高端平台展示奖励办法》奖励,奖励总金额逐年大幅上升,3年奖金金额逾2000万元,在全国文艺界形成了特有的“贵州现象”,极大地增强了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位一体”惠及千家万户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户户通”,投资超过20亿元。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贵州省已建成集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数字电视、农村调频(应急)广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站92个,在全国开创出农村广播影视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作为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模式主要创新地,贵州省实施“村村通”工程的任务总量居全国第一。看电视,听广播,学技术,找商机,今天,即便在贵州偏远山村的农民,都能享受到数字电视带来的欢乐。

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极大地缓解了人民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参与文化活动难、参与公共文化鉴赏难的问题,经济发展的成果得以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民生,城乡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22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21114个;建成农家书屋18781个、数字农家书屋700个,提前3年完成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目标;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4.98万场,观众人数达3676万人次,实现平均一村一月一场。

2012年2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通报表彰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中,贵州省及所属9市、州皆光荣上榜,实现“满堂红”。(本报记者 柳路)

更多

我要咨询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电话
手机不能为空
*留言
我已同意并阅读《中国品牌网服务条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商务合作微信号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4 品牌网
mip.chinapp.com-版权所有